[发明专利]变压吸附制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0435.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吸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氧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做为一项上世纪60,70年代开发的一项新兴技术,同传统的深冷法、化学法、电解法制氧等相比,具有中小批量制氧成本低、制氧快速、方便、安全等特点,因此近40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长足发展。尤其是在钢铁冶炼、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医疗保健等领域。进入21世纪,人类世界对能源枯竭的焦虑以及对生存环境的重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诉求,也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加节能、更低噪音。因此,今后PSA制氧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研制氧氮吸附分离效果更好的分子筛2、开发更为先进的制氧工艺流程3、实现前述先进工艺流程的机构或专用阀的研制或改进。其中,开发先进的制氧工艺流程,提高氧气回收率是使制氧设备更加节能、噪音更低的措施之一,而采用多次均压是比较容易想得到的方法。但是多次均压仍然会带来一些弊端,如吸附塔、均压阀门的数量增加,机构变得复杂,成本加大,设备的故障率显著提高。因此,对于多塔来说,如果采用数量庞大的电磁阀来完成多次均压流程,不具有经济意义。
美国专利US2009/0107332A1阐述了采用多通旋转阀实现四塔两次均压的工艺流程,但是根据该工艺流程设计的多通旋转分配阀的动盘与定盘均不具有对称特性,需要用很大的弹簧力去平衡气体的倾覆力矩。不仅增大了泄漏的可能,而且加大了动盘的驱动力矩,增加了能耗。同时,四塔仅仅经过两次均压,氧气回收率提高有限。
中国专利200710057050阐述了一种六塔三次均压工艺流程,虽然回收率有所提高,但是该流程同样不能保证旋转阀动盘的中心对称性设计,缺点和2009/0107332A1相似,同时,氧气回收率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吸附制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吸附制氧的氧气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氧系统的变压吸附制氧方法。
本发明的制氧系统的变压吸附制氧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预定处理步骤,对于每个所述预定处理步骤,所述制氧系统中的每个塔与该塔两侧中每侧的多个相邻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制氧系统中塔的数目为奇数。
进一步地,所述塔的数目为9,并且所述预定处理步骤中所述每个塔与该塔第一侧的三个相邻塔以及第二侧的三个相邻塔进行预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制氧系统中的每个塔的预定处理步骤为:与第一侧的相邻第一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二侧的相邻第三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一侧相邻第二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二侧相邻第二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一侧相邻第三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二侧相邻第一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制氧系统中的每个塔的预定处理步骤为:与第二侧相邻第一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一侧相邻第三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二侧相邻第二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一侧相邻第二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二侧相邻第三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与第一侧相邻第一塔进行所述预定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