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0855.6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龙;陈石人;覃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按钮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向盘喇叭按钮的模拟试验,特别是一种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方向盘喇叭按钮的耐久性试验,都采用机械式的往复按压动作,这样不利于按压频率周期控制,而且,当喇叭按钮出现触点断路、烧蚀常通等故障时,由于无法及时识别故障而保持试验持续进行,最后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其能够检测并判断出喇叭按钮失效状态,从而及时停止喇叭按钮的按压动作。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其包括台架、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喇叭按钮及用于改变所述喇叭按钮压下/复位的执行机构;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串联有所述喇叭按钮的试验回路、用于检测所述试验回路电性参数的检测电路和控制所述试验回路通电/断电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器。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压管道、与所述气压管道相通的气缸及串联于所述气压管道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试验回路包括串联的交流接触器、分流器、所述喇叭按钮和喇叭负载。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流表,所述电流表的两输入端并联于所述分流器、两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第二输入端口。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并联于所述喇叭负载,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触点电性连接于所述试验回路、另一触点电性连接于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口。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市电闸刀和第二继电器,所述市电闸刀顺序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常闭触点、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后返回至所述市电闸刀;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口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两端。
所述喇叭负载为发光元件。
所述试验系统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台架为具有滑槽的铝型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试验回路、配合设置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能够简易控制按压频率周期,而且及时发现失效状态、确保试验数据准确。
另外,本试验系统能够直观地读取试验回路中的电流值,并对其峰值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所述台架、气缸和喇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喇叭按钮的试验系统,其包括台架11、设置在台架11上的喇叭按钮12及用于改变喇叭按钮12压下/复位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用于施力于喇叭按钮12以模拟正常使用时被按下发音的状态,该执行机构取消对喇叭按钮12的作用力以后该喇叭按钮12复位以模拟未发音的状态;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包括串联有喇叭按钮12的试验回路、用于检测试验回路电性参数的检测电路和控制试验回路通电/断电的控制电路,该喇叭按钮12设置于该试验回路中,当检测该试验回路的电性参数信号变化时,能够通过控制电路分析判断其为正常状态或是失效状态,从而消除喇叭按钮12已失效但是试验继续,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包括中央控制器20,该中央控制器20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便于用户自由编程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的执行机构包括气压管道、与气压管道相通的气缸13及串联于气压管道的电磁阀,电磁阀与中央控制器20电性连接。由于气压管道与气缸13相通,中央控制器20与电磁阀相连,该电磁阀串联于气压管道,当中央控制器改变电磁阀的状态时即改变气压管道对于气缸13的气压力,实现气缸13的移动端施力于或不施力于喇叭按钮。
本发明的试验回路包括串联的交流接触器18、分流器21、喇叭按钮12和喇叭负载17。交流接触器18输出的电流经过分流器21、喇叭按钮12和喇叭负载17以后返回至交流接触器18,形成一回路,当交流接触器18对该试验回路提供电能时,该试验回路具有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