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电力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0873.4 | 申请日: | 200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D·W·巴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达商业集团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23/04;H05B4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夏心骏;曹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力 组件 | ||
1.一种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次级线圈;
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电连接;
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器;以及
用以预加热所述电极的第一远程操作开关和第二远程操作开关,所述第一远程操作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远程操作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
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
所述电容器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具有联合电抗,所述灯具有基本等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联合电抗值的阻抗,所述电容器具有基本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灯的所述阻抗和的所述联合电抗之和的电抗值。
4.一种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次级线圈;
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的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电连接;
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器;以及
用以预加热所述电极的第一和第二远程操作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
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
所述电容器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引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具有联合电抗,所述灯具有基本等于所述次级线圈的联合电抗值的阻抗,所述电容器具有基本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灯的所述阻抗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联合电抗之和的电抗值。
7.一种感应电力放电灯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次级线圈;
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电连接;
第一和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器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以及
用以预加热所述电极的第一和第二远程操作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开关串联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用以有选择地短路了穿过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达商业集团国际公司,未经通达商业集团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8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下一篇:空气动力学挡风板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