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织物导向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1104.6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完成;梁军;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2 | 分类号: | B29C70/42;F16J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永忠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导向 制备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零件制备领域,特别地涉及到一种树脂夹织物导向环的制备方法及夹织物导向环。
背景技术
导向环,也叫支撑环,是一种用于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上的、支撑活塞或活塞杆运动的零件,它能防止活塞或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直接接触和摩擦,起到保护缸体与活塞或活塞杆不被损坏的作用。导向环常用的材料为聚甲醛(POM),其缺点是阻燃性较差,遇火徐徐燃烧,氧指数小,即使添加阻燃剂也得不到满意的要求,工业上常用填充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已有的酚醛树脂夹织物导向带,在加工过程中,酚醛对人造成的危害较大,另外,酚醛中含水量较高,加热过程中水分挥发,容易在产品表面和中间产生气泡,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纤维织物浸泡混合胶料(非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碳酸钙晶须、色浆),避免酚醛树脂的使用,在模压过程无挥发物产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夹织物导向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预处理:纤维织物表面经过偶联剂处理;聚四氟乙烯粉碎;
(2)制备混合胶料:用不饱和聚酯和聚四氟乙烯细粉、碳酸钙晶须、色浆高速混合,得混合胶料;
(3)纤维织物浸泡:将纤维织物放入混合好的混合胶料中充分浸泡;
(4)剪裁:根据导向环的尺寸剪裁纤维胶布;
(5)缠绕、层成型:将带成带状的胶布边缠绕边压实在模具上,得成形品;
(6)固化:加热固化,温度控制为100-160℃,时间为5-30min;
(7)冷却:将固化的材料自然冷却;
(8)脱模:将冷却后的材料从成形模中取出;
(9)修剪,出产品:
所述的步骤(1)包括: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纤维织物上并搅拌,10-30min,120℃烘干,1-3小时。
所述步骤(2)包括:首先预热混合机,投入聚四氟乙烯细粉和部分碳酸钙晶须,升温到100-160℃,高速搅拌,20-40min,然后降温至室温,投入不饱和树脂和剩下的碳酸钙晶须,搅拌20-40min,投入色浆,搅拌,10-30min。
所述步骤(5)包括:根据导向环的厚度缠绕多层胶布,压实在模具上。
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夹织物导向环,其包括以下原料重量份组分:
树脂 20-50
纤维织物 20-70
聚四氟乙烯细粉 0-15
碳酸钙晶须 0-10
色浆 0-5
所述的纤维织物为棉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石棉纤维织物、涤纶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其中优选涤纶纤维织物。
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酯的任一种。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填充聚四氟乙烯提高导向环的耐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聚四氟乙烯有极低的摩擦系数,碳酸钙晶须摩擦系数高,通过合理配制聚四氟乙烯与碳酸钙晶须的重量比,以满足不同导向环的对摩擦系数的要求。
本发明使用了碳酸钙晶须,其无毒,无气味,可以提高产品的以下性能:1、提高产品的械强度,并在使用过程中能起到减振,防滑,降噪,吸波等作用;2、摩擦系数高,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高;3:碳酸钙晶须与树脂、聚四氟乙烯和其他填充料有机地统一一起,使得产品的摩擦性能稳定,热衰退与热恢复性能较好,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优越;5、通过填充碳酸钙晶须可以减少纤维织物、聚四氟乙烯等高价值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采用相对环保的不饱和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完全交联,几乎没有挥发物,不会由于挥发物产生的气体造成产品出现气泡,影响产品质量及外观;同时,由于使用的是相对环保的树脂,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身体影响极小,克服了酚醛树脂夹织物导向带,在加工过程中,酚醛对人造成的危害较大,另外,酚醛中含水量较高,加热过程中水分挥发,容易在产品表面和中间产生气泡,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难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织物导向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涤纶纤维织物表面上,并搅拌,10-30分钟,然后120℃烘干,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芯片及其升级方法
- 下一篇:汽车雾灯灯壳模具斜固定孔二次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