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粘合标签及使用其的带标签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1788.X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和幸;玉内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泊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粘合 标签 使用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性优异、兼具印刷后优异的耐粘连性和从被覆体具有优异的剥离性的热敏粘合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出售水、清凉饮料水等时,广泛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瓶子等塑料制容器,在这些容器中多数贴合有关商品名、图案、内容物的说明等印刷的标签。作为所述标签,提出了使用公知的压敏粘合标签,或者在基材片的背面涂布常温(10~30℃)不显示粘合性的热敏粘合剂,并在相反的面上进行印刷的热敏粘合标签(延迟标签)(例如专利文献1~6)。
这种热敏粘合标签优点是:可通过向容器贴合时加热粘合剂层部分而显示粘合性,所以在使用之前不具有粘合性,压敏粘合标签可以不使用必须的剥离纸而进行保管。另外,热敏粘合剂通过加热暂时显示粘合性时,停止加热后在一定时间内也保持粘合性,所以特别具有贴合稳定性优异的优点。
然而,这些热敏粘合标签通常以筒状保管,所以特别是夏季有保管中会产生粘合性,标签粘连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提出了向热敏粘合标签的粘合剂中添加抗粘连的添加剂而赋予耐粘连性的方法,向粘合剂中添加增塑剂、润滑剂而成的热敏粘合剂(例如专利文献7、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184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2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00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1008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31939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8-76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6-179855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公昭62-21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那样的使用了加入添加剂的粘合剂的标签,具有如下的问题:粘接强度降低,或者由于粘合层强度弱而剥离标签后的被覆体上会残留糊剂。
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耐粘连性优异,不仅从被覆体具有优异的剥离性,而且印刷性也优异的热敏粘合标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反复精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下的热敏粘合标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1]一种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粘合标签在由第1薄膜层和第2薄膜层形成的层压薄膜的第2薄膜层侧的表面设有热敏粘合剂层,
层压薄膜的第1薄膜层侧的表面的别克平滑度(Bekk smoothness)为2000~20000秒,第2薄膜层侧的表面的别克平滑度为800~20000秒,第2薄膜层侧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为20~80°,且热敏粘合剂层的表面强度为0.6~1.8kg-cm。
[2]根据[1]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薄膜层侧的表面能够印刷。
[3]根据[1]或[2]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薄膜层的按照Japan TAPPI No.51:2000测定的液体吸收容积为1.0~5.5ml/m2。
[4]根据[1]~[3]任一项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薄膜层含有40~100重量%的热塑性树脂、和0~60重量%的无机微细粉末与有机填料中的至少一者,
前述第2薄膜层含有28~57重量%的热塑性树脂、和43~72重量%的通过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的微细粉末。
[5]根据[4]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表面处理剂含有水溶性阳离子共聚物和水溶性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热敏粘合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赋粘剂和固体增塑剂。
[7]根据[1]~[6]任一项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热敏粘合剂层加热到70~150℃时活性化,并显示流动性和粘合性。
[8]根据[1]~[7]任一项所述的热敏粘合标签,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薄膜层为多孔质,以一部分热敏粘合剂被吸收到第2薄膜层内部的状态,在层压薄膜的第2薄膜层侧的表面设有热敏粘合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泊公司,未经优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树脂制燃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