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康复护理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1991.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仰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美恒(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康复 护理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椅基本由车架、设置在车架两侧的前轮和后轮、安装在车架上的座位部与靠背部组成,为了避免使用者长时间坐在轮椅上产生疲劳,靠背部通常相对于座位部可进行角度调节,即通过改变靠背部相对于座位部的角度使得使用者可以半躺在轮椅上,从而得到休息。该种调节方式实质上只是靠背发生了角度的变化,而座位部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却是不变的,即使用者由坐姿变成半躺姿势,只是其腰部及上身部位发生了倾斜,这样的倾斜方式只能暂缓使用者的疲劳,其腰部以下部位得不到完全的舒缓,尤其当该轮椅用于康复训练时,该种只能调节靠背的轮椅不符合人体曲线关系,从而使得病人不能达到较快的恢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步调节座位部与水平面以及座位部与靠背部夹角从而提高舒服度的医用康复护理轮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康复护理轮椅,包括支撑架、与支撑架相连接的一对前轮和后轮、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座位部与靠背部,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下端与前轮相连接的前轮支架、下端与后轮相连接的后轮支架、与位于同一侧的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相连接的侧连接杆、连接两侧连接杆的中撑支架;所述的座位部包括坐垫框架、设置在坐垫框架上的坐垫,各所述的前轮支架上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的坐垫框架前端相转动连接;所述的靠背部包括靠背骨架、套设在靠背骨架上的靠垫,所述的靠背骨架下侧通过连接件与相应侧的所述的坐垫框架后端相转动连接;且在所述的坐垫框架与所述支撑架的中撑支架之间还连接有气弹簧,所述的气弹簧用于调节所述的座位部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并同步改变所述的靠背部与座位部之间的角度。
对上述技术方案所优化地实施中,所述的坐垫框架包括两端分别与前轮支架和连接件相连接的侧撑杆、连接在侧撑杆之间的多根横撑杆,所述的气弹簧上端与靠近靠背部的一根横撑杆中部相连接。
所述的坐垫框架前端还转动连接有下摆架,所述的下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坐垫一体连接的下摆垫。
所述的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缓冲踏板组件,所述的缓冲踏板组件包括与所述的中撑支架相弹性连接且平行于座位部向前延伸的踏板连杆、与所述的踏板连杆前端相固定连接的脚踏。进一步地,所述的中撑支架上固定连接一与踏板连杆相平行的连接头、穿设在所述的连接头中且下端与踏板连杆相固定连接的限位杆、套设在所述的限位杆上的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所述的限位杆上端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上表面相接触。
该轮椅还设置有重症监护组件,所述的重症监护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坐垫框架上且位于靠背一侧的吊水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后侧底部上的氧气瓶收纳架、安装在所述的靠垫两侧且向靠垫正面环抱设置的重症固定架。
位于所述的重症固定架下方还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扶手。
所述的扶手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餐桌板。
本发明通过在坐垫框架与支撑架的中撑支架之间连接气弹簧,同时,坐垫框架与靠背之间可转动连接,因此,当调节靠背与座位角度的时候,还可以同步调节座位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靠背与座位的位置调整到人体半躺或躺着时最舒服的状态,有利于轮椅使用者的身体康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康复轮椅侧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康复轮椅立体图(略去靠垫和坐垫);
附图3为本发明轮椅带有缓冲踏板的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康复轮椅座位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11、前轮支架;12、后轮支架;13、侧连接杆;14、中撑支架;151、踏板连杆;152、脚踏;153、连接头;154、限位杆;155、弹簧;
2、座位部;21、坐垫框架;211、侧撑杆;212、横撑杆;22、坐垫;23、下摆架;24、下摆垫;25、气弹簧;
3、靠背部;31、靠背骨架;32、靠垫;33、连接件;
41、吊水架;42、氧气瓶收纳架;43、重症固定架;44、头拖;45、扶手;46、餐桌板;5、前轮;6、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说明书中所示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1中所示的上、下位置关系相对应,当使用者乘坐在轮椅内时,使用者面对的方向为说明书中所示的“前”方,使用者背对的方向为说明书中所示的“后”方,使用者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说明书中所述的左、右两侧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美恒(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卫美恒(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用化妆品的天然生物活性因子添加剂
- 下一篇:动态脊柱侧弯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