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集成的油底壳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2102.9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辛花;狄建兵;姚亮宇;赵中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02;F01M11/03;F01M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703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集成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油的油底壳,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底壳功能单一,只起密封和储存机油的作用。机油泵、机油滤、机油热交换器等零部件布置在机体外部,润滑油道及冷却水道通过外接管路实现,所以使得发动机外部接口复杂,管路繁多,密封困难,设备布置零乱,整机体积庞大,另外,油道、水道较长,液流阻力大,提供的油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的油底壳,该油底壳结构紧凑,密封简单可靠,减少了外接管路,提供的油质量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集成的油底壳,它包括机油泵、机油热交换器和机油滤的安装接口,与机体连接成密闭的空间,机油泵、机油热交换器和机油滤安装在油底壳上;所述的油底壳为整体箱式结构,呈扁平状,油底壳内设置有油道、水道、加强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油底壳上设计有机油泵、机油滤、机油热交换器的安装接口,充分利用机体内部的空腔,将机油泵、机油滤及机油热交换器等零部件安装在油底壳上,封闭在机体的内部;使得机体外壁的承载重量大幅度减小,整机结构紧凑,而且有效简化了装配;2、本油底壳为扁平的箱式结构,润滑油道、冷却水道集成在油底壳的内部,布置紧凑,油道、水道较短,液流阻力小,而且减少了整机的外接管路,密封简单可靠,能够为回油组提供充足无沫的再循环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集成的油底壳,油底壳设置在机体下方,与机体连接形成密闭空间,充分利用机体的内部空腔,将将机油泵、机油滤及机油热交换器等零部件安装在油底壳上,封闭在机体的内部;本油底壳为扁平的箱式结构,润滑油道、冷却水道集成在油底壳的内部。
工作原理:来至活塞冷却喷嘴的冷却机油、主轴瓦孔润滑油、连杆瓦孔以及传动系统等的润滑油在润滑各摩擦表面后,经过滤网过滤后,回流到油底壳的前后油池中。前后油池内的机油在机油泵吸油层的作用下通过回油管到达机油泵1,然后在压油层的作用下到达机油热交换器4,经机油热交换器4冷却后,经机油滤5过滤后从上油孔进入到曲轴箱,为各冷却点或润滑点提供高质量的机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2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角度偏振转换器及使用其的投影光学引擎
- 下一篇:公路气象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