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输入互动信息的数字图像显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3287.5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南宁;赵季中;孙宏滨;赵文哲;姚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6F3/041;G06F3/04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无线 方式 输入 互动 信息 数字图像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图像显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输入互动信息的面向家庭儿童教育与娱乐的数字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但电视的控制手段还是以往的以遥控器按键为主的传统控制模式,为了获得更加人性化的使用体验,一些新型的输入器件开始应用到了电视领域。
儿童猎奇的天性使得带有更为生动活泼得画面图像互动操作在家庭启蒙教育方面,更能易于被孩子接受,使得液晶显示器LCD电视互动的输入设备在儿童的家庭启蒙教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现在针对液晶显示器LCD电视互动的输入设备主要是有线连接的画板,通过画笔在画板上移动绘制出能显示在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的图像效果,但是缺点是清晰度差,其有线连接局限了使用空间范围。另外画笔缺乏悬空实时定位功能,这些缺点使得使得带有画面图像的互动操作,特别是针对儿童绘画方面容易出现失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输入互动信息的数字图像显示设备,通过位置传感器在触摸板上书写绘画,便可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LCD电视上,且具有图像显示清晰;另外位置传感器还具有对触摸板悬空实时定位功能,与普通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相比,这样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具有更人性化的控制设备,克服了在绘画方面特别是针对儿童绘画方面容易出现失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输入互动信息的数字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带有无线接入端4和动态随机存储器9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还包括带有感应触头1的位置传感器10,以及和位置传感器10适配的触摸板16,该触摸板16还带有无线发射端11和MCU,另外还有和触摸板16相对应带有无线接收端12的无线发射模块13,该无线发射模块13的无线接收端12和触摸板16的无线发射端11相适配,而无线发射模块13的发射端14和所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的无线接入端4相适配。
所述的MCU内包含坐标感应模块3,该坐标感应模块3在位置传感器10的感应触头1位于触摸板16上方时,将该感应触头1相对于触摸板16的投影位置实时转化为相应的触摸板位置坐标。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内包含光标定位模块5,该光标定位模块5将动态随机存储器9内的触摸板位置坐标按照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的屏幕和触摸板16面积大小之比,同比放大触摸板位置坐标以转换成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的屏幕位置坐标。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内包含触摸板数据存储模块6,该触摸板数据存储模块6先将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的无线接入端4接收来的图像电磁信号转化为图像数据信号,并将该图像数据信号存储到动态随机存储器9之中。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内包含触摸板数据读取模块7,该触摸板数据读取模块7将存储到动态随机存储器9之中的图像数据信号读出来。
所述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内包含显示控制叠加模块8,该显示控制叠加模块8将从动态随机存储器9之中读出来的图像数据信号,将图像数据信号依次相互进行叠加,最后送入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的屏幕显示该图像数据信号对应的图像。
通过位置传感器10在触摸板上书写绘画,便可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上,且具有图像显示清晰。另外位置传感器10还具有对触摸板16悬空实时定位功能,与普通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相比,这样的液晶显示器LCD电视15具有更人性化的控制设备,克服了在绘画方面特别是针对儿童绘画方面容易出现失真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保存方法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加密流量的普适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