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机构以及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3352.4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2 | 分类号: | F21V19/02;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机构 以及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及发光二极管灯具,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旋转机构以及应用其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发光装置的需求日益提升,不仅要求高发光效能,更要求低耗电量,因此发光二极管(LED)便渐渐取代传统的发光装置。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发光二极管的优点在于发光效率高、反应时间快、以及不含汞。除此之外,还有耐机械冲击、体积小、色域广泛等优点。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人们发现其最大的商业应用潜力即在于照明,使发光二极管俨然成为21世纪的新型光源,用以取代传统的日光灯。
但是,一般的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出光角度最多为180度,因此不如日光灯管具有360度的照明角度。日光灯管的端部具有两个凸出的端子,用以连接至日光灯座。日光灯座的连接孔位因不同制造商或规格而不同。因此,当发光二极管灯条取代日光灯管而装设于既有的灯座上时,不同灯座孔位位置,会直接影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出光方向,而这也限制了发光二极管在一般照明上的应用。
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改善上述问题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旋转机构及发光二极管灯具,以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旋转机构。此旋转机构包含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包含一对定位件,第一盖体的一侧用以连接发光二极管灯管的一端。第二盖体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盖体的另一侧,第二盖体包含凹槽,此凹槽内侧形成有连续的多个波浪形定位部,当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转动至一个角度时,这对定位件分别抵接多个波浪形定位部以定位第二盖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旋转机构的第一盖体还包含有卡钩,凸设于两定位件之间,且第二盖体具有通孔,卡钩经通孔贯穿第二盖体,使第二盖体以卡钩为轴心而相对第一盖体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旋转机构的第一盖体还包含有止动块,止动块与这对定位件位于第一盖体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第二盖体可还包含有凸块,设置于凹槽内,止动块的顶端高于定位件的顶端,当止动块与凸块抵接时,阻止第二盖体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凹槽内侧还包含滑槽,止动块容置在滑槽内,当止动块抵接滑槽的边界时,阻止第二盖体旋转。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盖体可还包含有凸环,凸环与定位件位于第一盖体的同一侧,且止动块位于凸环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盖体还包含连接部,位于上述第一盖体的上述一侧,连接部用以连接发光二极管灯管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此灯具包含发光二极管灯管、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包含一对定位件。第一盖体的一侧连接发光二极管灯管的一端。第二盖体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盖体的另一侧。第二盖体包含凹槽,凹槽内侧形成有连续的多个波浪形定位部,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转动至一个角度时,这对定位件分别抵接多个波浪形定位部以定位第二盖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发光二极管灯管包含发光二极管灯条、灯罩以及散热机构。灯罩配置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发光面的一侧。散热机构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灯条,且上述散热机构与上述灯罩配置在上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两相对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有一对端子,,贯穿上述第二盖体,且此对端子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灯条。
由此可见,当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装设在一灯座上时,不论灯座对应端子的孔位在什么位置,都可经由旋转机构而将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发光面朝向使用者的方向。所以,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可广泛应用于各式的灯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盖体与发光二极管灯管的分解示意图以及组合示意图;
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壁波纹管直管连接承插直通结构
- 下一篇:发电机组用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