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平衡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3619.X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东;孙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F16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平衡 调节 | ||
1.动态平衡调节阀,自上而下包括密封连接为一体的阀上盖、上阀体和下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还包括分别位于上阀体的内腔和下阀体的内腔中、垂直同心的流量调节单元和流量平衡单元,所述流量调节单元接近所述阀体的流体出口处,采用直行程调节型结构与上阀体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调节单元接近所述阀体的流体出口处,自上而下包括垂直向下穿过阀上盖、进入上阀体内腔的阀芯轴、弹簧、挡片和阻断片;通过上盖丝堵将阀芯轴与阀上盖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阀芯轴的上端露在丝堵外,与阀门驱动器连接,第一O型圈内嵌在阀上盖的下部的内壁上的向内凹进的凹槽内,确保阀芯轴的中部与阀上盖之间的密封;在阀芯轴的中部位于阀上盖的上、下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在阀芯轴的中部的外壁上套设环状弹簧;
阀芯轴的下部自所述上盖穿过、垂直向下伸出,其外壁向内凹进收缩形成阀芯轴台阶后再向下延伸,穿过挡片中心插入阻断片的开口内;挡片被压紧在所述阻断片上端面与阀芯轴台阶之间;
所述阻断片的上部呈圆柱体形,其下部呈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盆状体,盆状体的最大直径小于圆柱体的直径,在盆状体与圆柱体的交接处之间形成有向内的台阶;所述阻断片的中心垂直向下开口,开口贯穿圆柱体并延伸至盆状体中;所述阻断片中心开口的垂直内壁上有螺纹;
所述阀芯轴的下端部向下穿过所述挡片的中心并进一步插入所述阻断片的中心的开口,阀芯轴的下部的轴外壁的螺纹与所述阻断片的中心开口处的垂直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使阀芯轴与阻断片连为一体,阀芯轴的转动带动流量调节单元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平衡单元自上而下包括中心同心的膜片盖、膜组件和下阻断片;膜组件包括膜片、中心筒和膜弹簧;第二O型圈内嵌在下阀体的内壁上的向内凹进的凹槽内,确保中心筒与下阀体之间的密封;膜弹簧位于由膜片盖、中心筒与下阀体围成的空腔中,套设在中心筒外壁上;所述膜片盖和膜片中心开口,膜片盖的外周缘与下阀体固定连接,并将压紧膜片的外周缘压紧在膜片盖的外周缘与下阀体之间,所述中心筒的上部的筒壁向外延伸形成台状,支撑膜片盖,并在膜片盖和所述台状体之间压紧膜片的中心端,从而将膜片压紧在由膜片盖、中心筒与下阀体围成的密封的空腔中;所述下阻断片与阀下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调节单元的阻断片与其下方的流量平衡单元的膜片盖之间形成可调节过流面积的出流通道;膜片组件与下阻断片之间形成可调节过流面积的入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上设有流量平衡单元和阀体出口连通的导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橡胶膜片;所述中心筒为铜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阻断片在阀门驱动器推动向下作直线运动实现阀门关,并依靠弹簧的恢复作用实现阀门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阀体相对于所述下阀体水平旋转一定角度后螺纹连接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上相对于流体出口的另一测阀体的壁上设有测压嘴安装位,以使所述上阀体与测压嘴连接;所述下阀体上相对于流体入口的另一测阀体的壁上设有测压堵头安装位,以使所述下阀体与测压堵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欧文托普阀门系统(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6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