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3806.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显涛;陈青松;郑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测量 传感器 | ||
1.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敏感组件(1)、堵块(2)、外壳(3)、印制板组合件(5)、后盖(6)、电缆(7)和接插件(8),其中敏感组件(1)包括引线(9)、芯线(10)、绝缘座(11)、毛细管(12)、绕线(13)和填充材料(14),绕线(13)均匀缠绕在预先涂覆填充材料(14)的芯线(10)上,且绕线(13)的一端在芯线(10)上,另外一端在引线(9)上,毛细管(12)内填充电绝缘性的填充材料(14),芯线(10)与引线(9)均固定在绝缘座(11)上;敏感组件(1)的一端插入外壳(3)内,使得绝缘座(11)通过外壳(3)内壁的台阶进行定位,靠近绝缘座(11)的毛细管(12)的一端通过堵块(2)固定,且敏感组件(1)的引线(9)接至印制板组合件(5),芯线(10)与电缆(7)连接,并通过接插件(8)引出;印制板组合件(5)连接在后盖(6)上,且后盖(6)与外壳(3)连接,使得堵头(2)、后盖(6)与外壳(3)形成一个密封结构,且绝缘座(11)与印制板组合件(5)之间的空腔内填充胶液(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14)还具有防热性和在烧蚀时碳化导电的性能,同时在20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1500K以上的高温、100KW/m2以上的高加热率下与待测防热层的烧蚀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14)为酚醛树脂和硅微粉的混合胶液,填充材料(14)的固化方法为:从室温经1小时升到(80±5)℃,再经1小时升到(100±5)℃下保温2小时,再由(100±5)℃经0.5小时升到(130±5)℃,并在(130±5)℃下保温3小时后自然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13)的阻值为3000~5000Ω/m,绕线(13)均匀缠绕在预先涂覆填充材料(14)的芯线(10)后阻值为100~200Ω/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13)为镍铬基精密电阻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10)的膨胀系数与填充材料(14)的热膨胀系数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10)为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为铁镍钴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2)的材料为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测量烧蚀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的外壳(3)套装一个调整螺母(16),通过调整螺母(16)调整敏感组件(1)中毛细管(12)的高度,保证敏感组件(1)的毛细管(12)端面与待测防热层外表面(18)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8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