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币找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3943.1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戎春才;刘宏伟;罗志强;白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9/04 | 分类号: | G07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找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硬币堆积现象可有效进行处理的硬币找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硬币找零机构,硬币在硬币找零机构出币过程中,易发生堆积现象,影响硬币找零机构的出币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不仅满足基本的盛放和输出硬币要求,还能精确控制导出硬币数量、解决装入硬币堆积问题的硬币找零机构。
(二)技术方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币找零机构,该硬币找零机构包括:
数币器,其内部设置有进币口以及出币口;
漏斗状部件,其底部中空,设置于所述数币器上方;
抗压板,通过转轴与所述漏斗状部件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抗压板设置于所述数币器内部;
所述抗压板的底部通过抗压轴连接数币器电机,所述抗压轴设置为在数币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抗压板颤动。
所述数币器的内部分为储币空间及导出空间;
所述储币空间设置在所述导出空间上方,与所述漏斗状部件相连;所述导出空间下端设置所述出币口;
所述导出空间与储币空间之间设置为具备共同的斜面;
所述斜面设置为以设定的速度转动,且所述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进币口,所述若干个进币口的位置均设置为在斜面转动过程中可与所述出币口相连通。
所述数币器的出币口处设置有计数传感器。
所述抗压板设置为按一定的预设定倾斜角度与所述漏斗状部件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数币器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数币器内部是否存在卡币现象。
所述数币器电机设置于所述数币器的内部下方。
(三)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硬币找零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导出硬币的同时,精确控制导出硬币的数量,同时可有效消除了硬币堆积问题,并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硬币找零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硬币找零机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硬币找零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硬币找零机构中抗压板、抗压轴与转轴相互连接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中:1、数币器;2、抗压轴;3、抗压板;4、转轴;5、漏斗状部件;6、出币口;7、计数传感器;8、数币器电机;9、斜面;301、数币器第一进币口;302、数币器第二进币口;303、数币器第三进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硬币找零机构,不仅满足基本的盛放和导出硬币要求,还能精确控制导出硬币数量、解决装入硬币堆积的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新型提供的硬币找零机构包括:
数币器1,其内部设置有进币口以及位于进币口下端的出币口6;所述数币器1内部分为设置在上方的储币空间及设置于下方的导出空间,在所述导出空间的下部左端设置有数币器出币口6,如图1所示,其最上端设置有外接的漏斗状部件5,漏斗状部件5的下端呈倒三角形的空间部位即为数币器1的储币空间,而与储币空间具备共同斜面9的下部正三角形的空间部位即为数币器1的导出空间;所述储币空间接收通过漏斗状部件5落入的硬币,并由导出空间通过数币器出币口6进行找零操作;优选地,所述数币器1的出币口6处设置有计数传感器7,用于对通过数币器出币口6导出的硬币进行计数,具体通过在硬币通过出币口6导出时产生脉冲,以此脉冲实现计数功能。此外,所述数币器1内还设置有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数币器1内部是否存在卡币现象。此外,如图3所示,所述储币空间及导出空间所共同具备的斜面9上设置有若干个进币口,所述若干个进币口的位置均设置为在斜面9转动过程中可与所述出币口6相连通;此处设定为三个数币器进币口301、302及303;该三个数币器进币口301、302及303所处的斜面9为一个转盘,以设定速度在其所在倾斜的平面内转动;如图1所示,当所述三个数币器进币口301、302及303中的任一个在转动过程中与通往所述数币器出币口6的通道相通时,硬币即通过数币器出币口6导出进行找零操作。
漏斗状部件5,其底部中空,设置于所述数币器1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