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4866.1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平;黄少瑜;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性 水泥 混凝土 现场 三次 投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的现场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现场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在现场制备过程中采用常规投料方法(一次投料),即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一起加入搅拌机内搅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这种投料方法虽然简便(同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方法),但制备的混凝土往往强度比较低,透水性差。
主要原因为:1、采用一次投料拌制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体接触面不均匀,导致水泥浆体包裹骨料不完全,水泥浆体的粘结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到透水混凝土的强度。2、由于一次集中投料导致部分水泥浆体结团成球状,填充于骨料之间的孔隙中,使得透水混凝土不能形成很好的连通孔隙结构,从而降低了透水系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解决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由于一次投料方法导致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合水预先搅拌;
(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
(3)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
本发明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材料采用三次投料方法进行搅拌,解决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由于一次投料方法导致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合水预先搅拌;
(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
(3)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
本发明采用三次投料以达到骨料表面充分包裹的目的,即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和水预先搅拌,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以制备配合比为C20混凝土为例,采用两种加料顺序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透水混凝土采用三次投料方法改变了加料顺序,水泥浆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均匀包裹于骨料表面,且不易成团,使得透水性水泥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又显著提高了强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4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水泵轴承密封装置
- 下一篇:可移式潜水泵地面工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