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辐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5004.0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伸次;阿部法光;相马孝浩;城田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蹇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辐照 系统 | ||
技术领域
于此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使原水如自来水或地下水杀菌、消毒或去活的紫外辐照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臭氧和氯的化学药品被用于执行自来水和地下水的杀菌和消毒,工业用水的杀菌、消毒和脱色或纸浆的漂白,以及医疗设备的进一步杀菌等。
在传统的消毒设备中,为了将臭氧和化学药品均匀的溶解在待处理的水中,贮存容器和诸如喷射泵的搅拌设备是必要的,因此其不能立刻地应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化。相反,由于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和脱色作用,工业用水的除臭和脱色作用或纸浆漂白作用等,紫外线具有立刻应对水质和水量变化的优点。因此,最近,利用紫外线作为杀菌-消毒方式之一,通过辐照待处理水来杀菌和净化水的紫外辐照设备受到关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223502公开了一种紫外杀菌-净化设备,其具有检测用于保护紫外灯的保护管的裂纹和损伤等的功能。
然而,该紫外消毒-净化设备有以下问题。
(1)在使用紫外线时,供水(supplied water)和污水在几秒钟内被杀菌、消毒和去活,在此期间它们被来自紫外源的紫外线辐照。然而,当高亮度和高输出的紫外灯用作紫外源时,由于该灯寿命短,消毒、杀菌和去活所需的预定的紫外输出直到每年的定期维护周期到达时才能得到保证。
(2)当用紫外灯作紫外源时,消毒、杀菌和去活所需的预定的紫外输出直到灯寿命到达时才能得到保证,这取决于操作历史如开关的次数,紫外灯安装的环境和灯输入的增加和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外辐照系统,即使在紫外灯的维护周期的时段或寿命周期达到或来自紫外灯的紫外输出降低时,所述紫外辐照系统也能保持消毒、杀菌和去活能力。
总体上,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对诸如自来水或地下水的原水进行杀菌、消毒和去活的紫外辐照系统,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紫外辐照设备,以及配置为控制所述紫外辐照设备的输出和非输出的控制器。该紫外辐照设备包括:水处理容器,所述原水流过所述水处理容器;紫外灯,配置为用紫外线辐照所述水处理容器中的所述原水;以及紫外传感器,配置为测量从所述紫外灯发射的紫外线的量。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对诸如自来水或地下水的原水进行杀菌、消毒和去活的紫外辐照系统,包括:多个紫外辐照设备;多个开关阀,其容许使用所述紫外辐照设备中的一个紫外辐照设备或容许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使用所述多个紫外辐照设备;以及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该紫外辐照设备包括水处理容器和紫外传感器,所述水处理容器包括:供水端口,原水流入所述供水端口;紫外灯,配置为用紫外线辐照流入所述水处理容器中的所述原水;以及排水端口,经紫外线辐照的所述原水从所述排水端口排出,所述紫外传感器配置为测量从所述紫外灯发射的紫外线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紫外辐照系统,即使在紫外灯的维护周期时段或寿命周期达到或来自紫外灯的紫外输出降低时,所述紫外辐照系统也能保持消毒、杀菌和去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供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的视图;
图2是用于解释依据第一实施例的紫外辐照系统的视图;
图3A是根据图2的紫外辐照设备的平面视图;图3B是其侧视图;
图4是用于解释依据第二实施例的紫外辐照系统的视图;
图5A、5B和5C是用于解释通过开关阀来开关图4的紫外辐照系统中的紫外辐照设备的范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紫外辐照系统。
(1)根据实施例的一种紫外辐照系统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紫外辐照设备和配置为控制紫外辐照设备的输出和非输出(non-output)的控制器。当来自紫外辐照设备的紫外灯的紫外输出降低至预定值以下时,控制器优选依次切换紫外辐照设备。此外,当来自紫外辐照设备的紫外灯的紫外输出降低至预定值以下或当至原水的紫外传输降低时,控制器优选使用所有的紫外辐照设备或增加待使用的紫外辐照设备的数量。
因为紫外灯自身的性能随使用时间降低并且因为保护紫外灯的保护管等受到污染,紫外输出降低至预定值以下,从而导致施加于待处理的水的紫外线降低。另一方面,即使紫外灯的性能或保护管的污染没有特别引起问题,但因为水质变化等,紫外传输也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