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9026042.1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晨;骆兴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冲压的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现有的模板在加工时,由于机床的精度和加工工艺的不足,各个模板的平面度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平面度,所以在模具在组装时,为了使两块模板之间的平面贴的很紧,往往使用一块很重的重物压在模板上,用其重力迫使两块模板很紧密的贴合,然而在实际的组装时,却存在下列问题:即使重物很重,也很难将两块模板贴的很好,两块模板无法紧密贴合就会造成冲压后的原件精度不佳,产品间尺寸不稳定,良率不佳并且常造成产品不平整,影响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度佳,良率好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下模板、上模板、设置在下模板和上模板对应位置的导柱和定位销,下模板和上模板间还设置有复数个锁紧装置。
更优的,锁紧装置为螺丝孔和与螺丝孔相对应的锁紧螺丝,锁紧螺丝穿过下模板并伸入上模板中,进而达到锁紧下模板和上模板的作用,而且锁紧螺丝从下模板中插入使安装更加方便。
更优的,锁紧螺丝的螺纹外直径为8mm。
更优的,上模板内还设置有复数个从下到上插入上模板的螺丝,用于使上模板向上形成微小形变,更利于与下模板进行贴合。
更优的,螺丝的螺纹外直径为6mm。
更优的,下模板上表面设置有压紧装置。
更优的,锁紧装置的数量为12至18个,设置多个锁紧装置均匀的增大模板各位置锁紧的力,使下模板和上模板各处都均匀贴合。
本发明一种模具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锁紧装置后,将两块模板贴合度增加,两块模板间也更加平整,控制了冲压后的的原件精度,使成品的尺寸更加稳定,并且还能防止产品不平整,良率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下模板、2-上模板、3-导柱、4-定位销、5-锁紧螺丝、6-重物、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种模具,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设置在下模板1和上模板2对应位置的导柱3和定位销4,下模板1和上模板2间还设置有复数个锁紧装置。
安装时,在下模板1上表面设置重物6做为压紧装置,达到压紧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下模板1和上模板2相接触的平面的贴合程度。下模板1和上模板2通过定位销4进行导位,使下模板1扣在上模板2上时两个模板可以进行重合,再将导套通过导柱3放入模板中,复数个锁紧装置用于将下模板1和上模板2锁紧,使两个模板的平面贴合。
锁紧装置为螺丝孔以及与螺丝孔相对应的锁紧螺丝5,锁紧螺丝5穿过下模板1并伸入上模板2中,使用锁紧螺丝5进行锁紧成本低,而且操作容易,锁紧螺丝5从下模板1中插入也使安装方便,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锁紧螺丝5的螺纹外直径为8mm。
上模板2内还设置有复数个从下到上插入上模板2的螺丝7,因为上模板2面积较大,所以上模板2的中心相对于四周而言一般会出现微小的凹陷,使用螺丝7插入后,使上模板2的中心向上形成微小形变,更利于与下模板1进行贴合,这里使用的螺丝7的螺纹外直径为6mm。
为了保证锁紧效果,锁紧装置的数量一般设置为12至18个,本实施例中使用12个锁紧螺丝5,12个锁紧螺丝5均匀的分布于下模板1平面内,达到锁紧下模板1与上模板2的作用。
使用时,将重物6从下模板1上拿下,将上模板2和下模板1翻转。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026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低碳铝镇静钢的高粘度保护渣
- 下一篇:用于消除一氧化二氮的催化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