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薄袋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9026090.0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薛仲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6300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薄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袋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厚薄袋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塑料厚薄袋所用生产装置中,对塑料厚薄袋壁厚厚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通过控制生产塑料厚薄袋吹塑模头内外模具之间的间隙大小来实现,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内模中心发生偏移时,内外模具径向间隙沿圆周方向发生不均匀对称变化,厚边与薄边间隙均有最厚点和最薄点,因而生产出的塑料厚薄袋厚边膜壁与薄边膜壁均不均匀;第二种方法,针对第一种方法存在的技术缺陷,在标准风环上端,膜泡粗胚一侧增设了一个风环,风环侧面设有风管,风管里的风从膜泡粗胚径向吹向膜泡粗胚,应用风管风压来控制厚薄袋厚边一侧壁厚,即有风管冷却的一侧膜泡壁冷却成形快,因而壁厚。而另一侧无风管冷却的膜泡壁冷却慢,继续受上牵引辊牵引拉伸,膜泡壁厚薄而形成两侧厚薄不一的膜泡,这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有了改进,但由于风管出风口是直接对准膜泡粗胚一侧设置的,所以靠近风管出风口的膜泡壁受到的风压与风量最大,其冷却速度最快,壁厚最厚,而远离风管出风口的膜泡壁,因随风压风量的减弱,而冷却速度变慢,因此壁厚逐渐变薄;另外风管出风口是畅开设置的,风环上端和下端均没有遮挡,冷却区的风压风量易受外界气流的干扰而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应用这种风环控制装置生产出的厚薄袋,其厚边一侧壁厚仍不均匀,影响其强度,且两侧薄厚之比只能达到1∶1.5~1∶2。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塑料厚薄袋生产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根据要生产的厚薄袋的所需的厚壁宽度,确定风环出风口横向宽度,气体经由缓冲风道吹向通孔中的膜泡粗胚使得产生出的厚薄袋的薄侧和厚侧各自厚度均匀,提高塑料厚薄袋两侧薄厚比例的厚薄袋生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厚薄袋生产装置,包括挤出机、与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的的模头、设于模头上端的标准风环、上牵引辊,所述标准风环上端设有模具风环,模具风环中间有供膜泡粗胚通过的通孔,模具风环内一侧有一个和所述通孔相通的空腔,空腔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上挡风板,空腔下端设有向上延伸的下挡风板,上挡风板和下挡风板之间形成缓冲风道,模具风环上设有连接风管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和空腔相通,气体经进风孔进入空腔后由缓冲风道吹向通孔中的膜泡粗胚。
所述模具风环和标准风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所述进风孔位于模具风环上端或下端。
所述模具风环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端面的带缺口的弹性密封环和压于弹性密封环上端面的盖板,底板、弹性密封环和盖板中间均设有供膜泡粗胚通过的所述通孔,所述空腔位于弹性密封环的所述缺口处,空腔的顶部为盖板,空腔的底部为底板,盖板底部和所述空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上挡风板,底板顶部和所述空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下挡风板。
所述下挡风板和上挡风板各为一个,且它们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空腔的高度,进风孔、下挡风板、上挡风板离通孔的距离中,进风孔最远。
所述盖板与底板间通过匹配的螺纹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模具风环控制膜泡一侧壁厚,风管出风口不是直接对准膜泡粗胚一侧设置的,而是根据要生产的厚薄袋的所需的厚壁宽度,确定出风口(通孔和空腔的相通处)横向宽度,气体经进风孔进入空腔后由缓冲风道吹向通孔中的膜泡粗胚。缓冲风道使得风压、风量、风速恒定均匀,风经过缓冲风道从出风口均匀吹出,使得产生出的厚薄袋的薄侧和厚侧各自厚度均匀,强度好,提高了塑料厚薄袋两侧薄厚比例。
2.模具风环可以轴向绕着膜泡粗胚相对于标准风环转动,空腔的角度位置可调,可实现对膜泡一侧厚壁区域位置的调节;
3.弹性密封环具有弹性,压紧和放松盖板,可调节空腔的容积,实现对风压、风量大小的控制,进而达到对膜泡一侧壁厚的控制,使所生产出的厚薄袋薄壁与厚壁之比可达到1∶2~1∶2.5。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具风环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1.模头,2.标准风环,3.模具风环,4.膜泡粗胚,5.膜泡,6.上牵引辊,7.导辊,8.电晕处理器,9.收卷机,30.底板,302.环状凸起,31.弹性密封环,310.缺口,32.盖板,33.出风口,34.进风孔,35.通孔,36.空腔,37.上挡风板,38.下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026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石型焦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废水处理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