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及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9114039.5 申请日: 2010-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1840214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2
发明(设计)人: 杜进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5B19/048 分类号: G05B19/048;A01M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5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害虫 实时 远程 监控 系统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适用于重大发生害虫、入侵性害虫和仓储害虫的监控,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来,受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和农产品流通渠道增加的影响,蝗虫、“两迁”害虫等区域性重大害虫来势凶猛,草地螟、小地老虎、灰飞虱等局部性虫为害严重,同时,美国白蛾、稻水象甲、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出现新疫点,这些害虫对我国农业产业造成巨大的潜在损失。此外,农产品在储藏和加工期间,常常遭受仓储害虫的危害。据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储藏期间的粮食至少有10%为害虫所蛀食。仅我国国库储粮而言,每年因仓虫危害的损失达数十亿元。

害虫防治依赖于准确的监测和及时的信息传递。我国现今的害虫监测方式主要为人工调查,然后由测报人员会商,即人为估计,制定害虫防治策略。以上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基层测报体系不健全,部分地区甚至已处于瘫痪状态,致使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调查范围小、数据不准确;2.传统的、短期内的预报相对准确,而中长期的预报则比较薄弱;3.测报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病虫害信息明显滞后,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为了能够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准确及时掌握害虫的分布、扩散、危害及消长动态情况,及时发布相关疫情信息,我们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开发了一种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监控技术监控准确度不高、不能及时获得虫情、耗时耗力等缺点,从而更好地满足害虫全面监控、全国统防统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供一种害虫监控的方法: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集害虫诱捕,数据采集,数据检测及数据分析为一体,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害虫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其组成部分是引诱装置、传感设备、数据处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客户端和供电系统。

所述引诱装置为诱罐,内置靶标害虫的性诱芯、食诱剂或者诱虫灯。

所述传感设备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

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为DSP、单片机微处理器、多媒体处理器或者通用微处理器,能稳定储存靶标害虫出现在诱罐中的次数和时间等数据,或者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分析。

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为无线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所述客户端为个人电脑或者手机。

所述供电系统为碳-锌干电池、铅蓄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的用途是监控重发生害虫、入侵性害虫和仓储害虫。

害虫飞入诱罐,该系统中的传感设备比如红外传感器立即发送信号,经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储存和处理后,信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如无线通讯通道传送至客户端,或者先传至远程的数据处理系统整理分析后,再将信息经由数据传输系统发送至客户端。本发明有机结合电子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对靶标害虫自动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可以满足超长期监控害虫的需要,是害虫监测技术上的巨大革新。与传统害虫监测方法相比,本发明不仅减低监测的人力成本,而其大大提高了害虫监控的准确性,为害虫防治提供更加及时、精确的指导。

附图说明

现在将根据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2的2009年7月至9月苹果蠹蛾发生状况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2的苹果蠹蛾虫口数量与温度、湿度相关关系分析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3的谷蠹虫口数量昼夜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不应该当作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桔大实蝇是重要果树害虫,湖北地区时有发生,且存在暴发成灾的隐患,为了监控其发生动态,在湖北武汉市柑橘种植地区设置害虫实时远程监控系统,诱罐中为桔大实蝇食诱剂,每15天更换一次食诱剂,使用铅蓄电池供电;一旦有桔大实蝇在食诱剂的引诱下飞入诱罐,红外传感器立即发送信号,经过通用微处理器,记录并分析监测到桔大实蝇的地点、时间和数量,并将信息通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从而监测桔大实蝇在该地区的分布和消长动态,并指导桔大实蝇防治。

表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桔大实蝇监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9114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