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线束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00035.2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5/00 | 分类号: | B60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铰接 棚用线束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大型客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型客车连接前后车厢的客车铰接棚,尤其是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线束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客车,尤其是新型两厢连通的大型客车多改前置发动机为后置发动机结构,发动机后置使得许多管线要从车的尾部引到车的前部驾驶员座位上,这样,许多管线要穿过铰接棚。现有的客车铰接棚其棚体一般都是由例如帆布或人造革等软织物缝制而成,其横向断面为“门”字形状。现有的铰接棚,棚体软,支撑强度低,无法安全、可靠地容置这些管线。再有,设置在可伸缩的铰接棚中的管线段在车辆转弯时不可避免地会与铰接棚等车辆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从而会造成管线和铰接棚相应部分的磨损。
目前我国引进的后置车辆,铰接棚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维护麻烦,且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安全地让管线穿过铰接棚,且在客车转弯时管线在铰接棚伸缩运动中不受影响,可安全可靠设置的客车铰接棚用线束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线束架包括安装板、线束固定板、弹性钢带和滑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钢带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将所述钢带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所述钢带上固定多个所述线束固定板,在所述钢带的底部设置所述滑轮,弹性钢带的长度应该大于前后车厢之间的间距。
所述安装板上安装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之间设置弹性钢带连接结构。
在所述弹性钢带的中间设置所述滑轮。
所述滑轮被设置在一滑道中,该滑道固设在客车铰接棚上。
与本线束架相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可伸缩的铰接棚、龙门框和等角机构,所述龙门框包括一龙门框体,所述龙门框体为一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框架杆和左右框架杆;在所述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一侧,两个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的另一侧与前后车厢框架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本线束架上的滑轮即可设置支撑在该滑道梁上。
所述可伸缩的铰接棚包括相互连接成一体的外棚和顶棚,所述外棚包括上部棚壁和左右两侧棚壁,其构成横截面为“门”字形的罩体,所述顶棚设置在该外棚的上部棚壁的下方,其左右两个侧边缘与所述外棚的左右两侧壁固联,在外棚和顶棚之间构成一个和与车厢相连通的铰接棚通道隔开的空间,所述线束架就设置在所述外棚和顶棚形成的该空间中,通过安装板将线束架固定在前后车厢的框架上。所述滑轮支撑在所述等角机构的滑道梁的滑道中。
为了使得线束架和车厢的连接适应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和摇摆,使用了弹性钢带为线束架的主体,即在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上,在安装板之间设置弹性钢带连接结构。
在使用中,穿过铰接棚的数根柔性的管线通过设置在线束固定板上的管线固定结构如卡线板固定,依附在弹性钢带上,弹性钢带弯曲地设置在外棚和顶棚之间的空间,钢带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前后车厢的框架上。当车辆转弯时,弹性钢带随之舒展或弯曲,并通过固定在钢带中部的滑轮在滑道梁的滑道中滚动而使得本线束架在车辆转弯时保持平衡稳定。这样,管线与铰接棚乃至线束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不会产生相对摩擦。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线束架起到了保护线路和管路的作用,可有效防止线路和管路在运动中被磨损。本线束架的性能主要是靠弹性钢带的刚性及弹性特性和例如橡胶制所述滑轮的滑动保证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线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束架上安装的线束固定板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架在客车铰接棚中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客车铰接棚中安装的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
- 下一篇:手扶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中间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