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0078.0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孔 腹腔镜 工作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密封效果和容易固定的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目前外科学的发展和追求的宗旨,而今外科手术正从传统的开腹手术向腹腔镜手术的过渡,未来更要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演变。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很多,手术环境相对无菌,创伤进一步缩小。单孔腹腔镜手术已在胆囊切除术、胃底折叠术、阑尾切除术、减肥手术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在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切除术、供体肾切除术等泌尿外科手术以及子宫切除术等妇科手术中得以应用,从而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师的认同与患者的欢迎。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腹腔镜工作套管均为初期开发使用,使用不方便、密封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密封效果和容易固定的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包括套管管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圆环状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气囊注气导管,在注气导管的末端设置有注气阀门;在套管管体上部外侧面设置有圆环状的外部固定环,套管管体上部还设置有有半球形的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的半球底部为大于外部固定环的圆环状结构,卡在外部固定环的外部,在所述操作部件上分布有多个腹腔镜器械通道和接气通道。
所述套管管体由有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
所述气囊注气导管部分导管管体固定在套管管体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在套管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圆环状气囊,在套管管体上部外侧面设置有圆环状的外部固定环,套管管体上部还设置有有半球形的操作部件,操作部件卡在外部固定环的外部,在所述操作部件上分布有多个5腹腔镜器械通道和接气通道。具有提高密封效果和容易固定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单孔腹腔镜工作套管,包括套管管体1,套管管体1由有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在套管管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环状气囊2,气囊2上设置有气囊注气导管3,气囊注气导管2部分导管管体固定在套管管体1外侧壁上,在注气导管3的末端设置有注气阀门4,在套管管体1上部外侧面设置有圆环状的外部固定环5,套管管体1上部还设置有有半球形的操作部件6,操作部件6的半球底部为大于外部固定环的圆环状结构,卡在外部固定环5的外部,在操作部件6上分布有多个腹腔镜器械通道7和接气通道8,腹腔镜器械通道7便于器械和腹腔镜镜头的置入,接气通道8便于接入CO2气体。
以脐部腹腔镜手术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工作套管的放置:(1)在脐部行3cm切口,逐层切开到达腹膜,切开腹膜;(2)用血管钳将工作套管的下半部分置入腹腔;(3)用注射器经气囊阀门向圆环状气囊注气,使之膨胀;(4)向外牵拉工作套管,圆环状气囊结构可以固定工作套管下部在腹膜开口的内壁;(5)将气囊导管放置于一侧,将外部固定环向下推至皮肤水平;(6)提紧套管管体,将操作部件在套管管体内向下推至皮肤水平,卡在外部固定环的外部,固定套管管体。使套管管体的腹壁部分张开,形成圆筒样结构;(7)剪去多余的套管管体。
工作套管的移除:(1)用注射器经气囊阀门将圆环状气囊中的气体吸出,使之恢复原状;(2)经切口取出工作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未经王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放置筒状模具的支架
- 下一篇:粉虫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