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壁墙体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00118.1 | 申请日: | 201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林华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壁 墙体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壁墙体模块,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和优化结构的井壁墙体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构筑方便的井壁墙体模块。中国专利文献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井壁墙体模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图集编号为05SS522)也公开了井壁墙体模块。这些模块包括两个同轴圆弧形模板和位于前述两个模板之间并连接前述两个模板的两个肋,两个模板和两个肋之间形成一个贯通的通孔,两个肋分别与两个模板的端部形成两个半孔,当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在一起时,相邻井壁墙体模块端部的半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拼接孔。
上述现有技术仅是从结构和形状方面提供了便于搬运和施工的模块,并没有给出和限定模块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尺寸和比例关系。当两个肋之间的距离过小时,构成半孔的两侧模板部分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和损伤。此外当肋的位置不适当时,通孔和拼接孔的尺寸相差悬殊,导致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灰浆在通孔和拼接孔中形成尺寸不一的填充体,造成墙体强度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和优化井壁墙体模块的结构和尺度关系,提供一种在成型、搬运和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模板端部断裂和损伤的井壁墙体模块,同时采用该井壁墙体模块构筑井壁墙体时,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灰浆能够形成密实且尺寸均匀的填充体,使墙体强度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井壁墙体模块包括前模板、后模板、第一肋和第二肋,前模板和后模板为同轴圆弧形模板,第一肋和第二肋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并且连接前模板和后模板,第一肋的两个竖直表面之间的圆心夹角和第二肋的两个竖直表面之间的圆心夹角相等,井壁墙体模块的中部有一个通孔,井壁墙体模块两个端部有两个半孔,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相邻井壁墙体模块端部的半孔形成一个拼接孔,所述通孔的两个竖直侧面之间的圆心夹角与拼接孔的两个竖直侧面之间圆心夹角相等。
进一步,所述通孔沿半径方向的宽度和所述拼接孔沿半径方向的宽度相等。
为了提高相邻井壁墙体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前模板的一端和后模板的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模板的外表面和后模板的外表面延伸的外连接片,前模板的另一端和后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沿前模板的内表面和后模板的内表面延伸的内连接片。所述外连接片和内连接片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内连接片和外连接片搭接在一起,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
为了提高相邻井壁墙体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可以采用榫头和榫槽结构。前模板的一端和后模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榫头,前模板的另一端和后模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榫槽。所述榫头和榫槽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相对应,使得当相邻两块井壁墙体模块连接时,榫头插入榫槽内,使相邻井壁墙体模块连接一起。
本实用新型井壁墙体模块的第一肋和第二肋的下表面上设置凹入所述下表面的门洞。所述门洞沿平行于井壁墙体模块中心线的方向布置。当采用该井壁墙体模块构筑井壁墙体时,浇注在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灰浆在门洞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该横向的强度构件与通孔和拼接孔内的纵向的强度构件一起形成网状的强度构件。
为了使相邻层井壁墙体模块容易对齐,本实用新型井壁墙体模块的第一肋和第二肋的上表面上可以设置突出所述上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沿平行于井壁墙体模块中心线的方向布置,所述凸台和所述门洞的位置对应,所述凸台的形状和所述门洞底部的形状相对应,以方便相邻层模块对齐;为了确保所述门洞内能够形成足够尺寸的强度构件,凸台的高度应当小于门洞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林华,未经梁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浇注半埋型箱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清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