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剪力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0500.2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王忠虎;杨进宏;宋继强;牟晓燕;王姗;任祝雯;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义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剪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建筑业得到普遍应用,构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材料--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所组成。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却很弱,钢材的抗拉和抗压能力都很强。把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
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高层住宅的需求量继续放大。在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影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性能的三个要素是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按照结构所需要的强度来设计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利用效率最高,属于理想应用环境,其前提是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足够。但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应用环境,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足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按照结构的稳定性来设计的,这样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利用效率就很低了。事实上,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大多数剪力墙的大部分墙体就是由稳定性控制的。
经检索,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技术是专利申请号为01212935.6的“钢筋混凝土分体式空心剪力墙板”,其特点是:剪力墙由多块空心剪力墙板组成,其两端与构造柱进行连接,在多块空心剪力墙板之间具有分隔的缝隙,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隔音和隔热性能好等优点;由于分隔缝隙的存在,多块空心剪力墙板间无法紧密结合,互相之间不能直接传递内力和共同工作,所以存在剪力墙整体刚度较小,强度较弱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剪力墙结构。可以使剪力墙结构整体刚度较大,稳定性足够,接近处于理想的应用环境,即只需按照强度来设计剪力墙结构,提高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利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空心墙板和与空心墙板紧密结合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述混凝土空心墙板与其周围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共同抵抗外荷载的作用。
所述混凝土空心墙板,其特征在于,其内部具有竖向的空腔,周围具有外伸的钢筋。一般情况,空腔为圆柱体。
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为施工现场浇注在混凝土空心墙板周围的混凝土剪力墙,其与混凝土空心墙板紧密结合,共同抵抗外荷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依据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即主要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压力、剪力和弯矩的作用,选择在内力相对较小的中间部位,设置空腔,节省部分材料,同时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没有明显降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产生的积极效果体现在:
1、因为结构的刚度较大,在同样的外荷载作用下,整体变形较小,所以更适合用于高层建筑。
2、因为混凝土空心墙板与其周围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的强度较大,所以在承载力相同时,材料用量更少,进一步节省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降低结构自重。
3、因为降低了剪力墙结构的自重,所以建造建筑物基础的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剪力墙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横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空心墙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般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具备如下步骤:
a.制作混凝土空心墙板1:一般情况,混凝土空心墙板1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制作。首先加工焊接钢筋网片,支护外模板;然后浇注混凝土,同时利用钢管内模形成空腔;经养护硬化后,完成混凝土空心墙板1的制作。
b.安装混凝土空心墙板1:将混凝土空心墙板1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时,混凝土空心墙板1做为剪力墙结构的一部分安装在周边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的中部。
c.浇注混凝土剪力墙2:浇注周边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的混凝土,经养护硬化后,完成一种复合剪力墙结构。
完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义,未经程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逆渗透膜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感测加速度的微机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