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1098.X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锁柱 |
主分类号: | B05B1/20 | 分类号: | B05B1/20;B05B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072151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管 内嵌贴片式滴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水管的配套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用水效率不高的国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全面的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企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当前紧迫的任务。而滴灌作为一种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滴灌主要是以低压小流量出流将水分供到作物根区土壤,实现局部灌溉,促进作物的生长,同时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分,我国的滴灌技术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对于滴灌带的生产,中国正处于成长期。以往的滴灌带贴片滴头均是从贴片的背面进水口进水,这样造成贴片厚度比较大,贴片硬度高,使得滴灌带不易弯折缠卷,缠卷过程中极易顶破管壁较薄的滴灌带,造成滴灌带未达到使用年限破损,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在各种滴灌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水口的堵塞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一大障碍,堵塞的后果,轻则降低系统的均匀度,重则使水根本无法进入流道,从而使整个系统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堵塞性能强、成本低,且能够减压消能、增强出水均匀性的贴片滴头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包括贴片,所述贴片顶面设有紊流槽,紊流槽一端设有储水槽,紊流槽与储水槽连通;所述紊流槽另一端连通进水槽,进水槽设置在贴片顶面靠近贴片端面和侧面的边缘处,进水槽外侧设有多个均匀的通槽,所述通槽设置在贴片上部的侧面和端面,通槽与进水槽相通。
所述贴片的顶面密封固定在管壁内侧,贴片顶面右端和前侧的通槽与管壁之间形成进水口,所述贴片顶面的进水槽与管壁之间形成进水流道,所述贴片顶面的紊流槽与管壁之间形成紊流流道;所述管壁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储水槽相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抗堵塞性能强:贴片侧面和端面的进水口全部为狭长的通槽结构(数十个),形成较大面积的过滤网,能有效的过滤水中的沉积物,从而防止另一侧的紊流流道不被堵塞,避免滴头不能正常工作而失去作用;降低了对水质的要求,一般的江河湖水稍加过滤及可使用,并且使用时不需任何动力,在1~10米水头下都可满足需要。
2、紊流流道:紊流流道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压力补偿性,可提高出水的均匀性。
3、成本低:贴片厚度小,用料少,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的原理图。
图中:
1、贴片;2、储水槽;3、紊流槽;4、进水槽;5、通槽;6、管壁;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送水管的内嵌贴片式滴头结构,包括贴片1,所述贴片1顶面设有紊流槽3,紊流槽3左端设有储水槽2,紊流槽3与储水槽2连通;所述紊流槽3右端连通进水槽4,进水槽4设置在贴片1顶面靠近贴片1右侧和前侧的边缘处,进水槽4外侧设有多个均匀的通槽5,所述通槽5设置在贴片1上部的侧面和端面,通槽5与进水槽4相通。
如图4-5所示,所述贴片1的顶面热熔复合在管壁6内侧,贴片1顶面右端和前侧的通槽5与管壁6之间形成进水口,数十个进水口形成较大面积的过滤网面,具有极强的抗堵塞能力,使用时,进水的同时能够过滤水中的沉积物,使得进水口不易全部堵塞,降低了因管内沉积物引起的堵塞;所述贴片1顶面的进水槽4与管壁6之间形成进水流道,从进水口过滤后进入的水通过进水流道进入紊流槽3,所述贴片1顶面的紊流槽3与管壁6之间形成紊流流道,进入紊流通道的水流,在紊流通道作用下能更好的起到减压消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小流量出流的目的;所述管壁6上设有出水口7,出水口7与储水槽2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锁柱,未经朱锁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暂存复核双向分拣输送系统
- 下一篇:碎纸机导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