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1409.2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53 | 分类号: | H01R13/45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防触电插座100’包括一插座体10’、一绝缘挡板20’及一弹簧30’。插座体10’上开设有插孔11’及一滑动轨道12’,在插头(图中未示)未插入时,绝缘挡板20’因弹簧30’的推力而抵靠于插座体10’两侧并遮蔽插孔11’,当插头插入时,因插头两端同时插入的插入力而使绝缘挡板20’沿滑动轨道12’向中间位置滑动,从而使插孔11’露出而使插头插入插孔11’中。
但是,上述防触电插座100’的绝缘挡板20’的滑动设计,通过插头插入时绝缘挡板20’在一侧受力,受力不平衡,另一侧容易翘起,与上盖接触,从而使绝缘挡板20’滑动过程中受上盖和下方支撑物的摩擦力和弹簧30’的阻力作用,使用起来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较省力的防触电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触电插座包括一下壳体、一上壳体、两个以上导电端子、一个或多个绝缘挡板及一个或多个复位弹簧。下壳体形成有与导电端子数量相应的收容槽。上壳体盖合于下壳体上,该上壳体上开设有两个以上插接孔。导电端子置于收容槽中。绝缘挡板装设于前述下壳体上,并可于该上壳体与下壳体间旋转,该绝缘挡板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缺口槽,前述绝缘挡板对应各缺口槽一侧设有推力斜面,该推力斜面可活动地遮挡于前述插接孔与导电端子之间。复位弹簧装设于一绝缘挡板与该下壳体之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绝缘挡板的结构设计,使插头作用于绝缘挡板的力相对于转轴支点对称,绝缘挡板受力平衡,不会翘起或被卡到,使用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防触电插座插头未插入前的状态图。
图2为现有防触电插座插头插入后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防触电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3所示防触电插座上壳体与绝缘挡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6为图3所示防触电插座插头未插入前的立体图。
图7为图3所示防触电插座插头插入后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背景技术]
防触电插座 100’ 插座体 10’
插孔 11’ 滑动轨道 12’
绝缘挡板 20’ 弹簧 30’
[本实用新型]
防触电插座 100 下壳体 10
底板 11 侧壁 12
隔板 13 收容槽 14
定位柱 15 固持柱 16
导电端子 20 导电部 21
固持部 22 夹片 23
挡板座 30 插孔 31
复位弹簧槽 32 中心柱 33
定位孔 34 基板 35
绝缘挡板 40 缺口槽 41
推力斜面 42 穿孔 43
凸块 44 上壳体 50
插接孔 51 凸柱 52
固持孔 521 限位柱 53
限位块 54 复位弹簧 60
插头 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100具有一下壳体10、两个以上导电端子20、一个或多个挡板座30、与挡板座30数量相应的绝缘挡板40、一上壳体50及多个复位弹簧60。
所述下壳体10具有一底板11,底板11的周围边缘向上凸伸有侧壁12,该底板11上垂直向上延伸有两个以上隔板13,所述隔板13围成与导电端子数量相应的收容槽14,底板11上还垂直延伸有多个定位柱15及两固持柱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维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