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座曳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01974.9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华;施加松;周明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曳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电梯用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大载重电梯用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整机结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悬臂式布置,支撑件在一侧而曳引轮在另一侧,这样的结构使电机支撑件承受的负载太大,并且由于悬臂梁的外伸,导致曳引机转轴的变形较大,直接影响到曳引机的使用寿命,故而在实际应用中较少。另一种为简支式结构,主要是在曳引轮的两侧均有支撑件形成简支,其优点是结构合理,能大大减少曳引机的变形及内应力。该结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为两支撑件通过框架式设计成一整体,曳引轮通过一侧设计的大端盖装配至中间,转子固定在转轴上,定子固定在支撑件上。该结构的优点是待安装在框架上的零部件精度要求比较低,但是加工一个复杂的框架结构难度也相对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况且使用时定转子气隙难以保证。而另一种为两支撑件分开独立加工,通过设计一支撑底架作为安装基准。如专利号为CN201195655所述,该结构虽然可以避免了加工一个复杂的框架结构所带来的问题,但是,在装配整机的时候,为了保证两块支撑板上的轴孔同心,对于装配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而且即使装配的精度很高,在使用过程中也很难保证定转子的气隙。还有一种是分别加工两块支撑板,然后通过焊接将两支撑板做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支撑板上分别开设轴孔,由于焊接后,两支撑板相距甚远,加工两个同心的轴孔难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座曳引机。它可以确保定子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座曳引机,包括转轴、曳引轮、定子、转子磁轭和固定在转子磁轭内侧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负载轴承用于支撑转轴,转轴上还设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定子固定在支撑轴承上,并设有螺钉与支撑板连接。
上述的无座曳引机中,所述支撑板通过底部的连接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上的轴承定位定子,确保了定子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无座曳引机,支撑板、转轴等零部件加工难度降低了至少一个精度等级,致使零部件的加工合格率至少提高30%以上,加工成本降低10%以上;由于定转子的同心定位,致使曳引机的装配难度大大降低,定转子的配合装配一次合格率可达到100%,而且大大减少了由于定转子不同心导致的电机性能损失,通过不同曳引机的对比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无座曳引机可降低由于定转子不同心导致的电磁噪音2dB以上,减少电机损耗0.5%以上;负载轴承还起到了加强转轴刚度的作用,通过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分析可得,该设计可减少转轴的应力集中30%以上,弯曲应变减少1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板,3-负载轴承,4-转轴,8-定子,9-永磁体,10-转子磁轭,11-支撑轴承,12-曳引轮,1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无座曳引机,即一种无铁芯座曳引机,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转轴4、转轴4上的曳引轮12、定子8、转子磁轭10和固定在转子磁轭10内侧的永磁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磁轭10用螺钉固定在曳引轮12上,或与曳引轮12为一个整体,曳引轮1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有负载轴承3用于支撑转轴4,转轴4上还设有二个以上支撑轴承11,定子8固定在支撑轴承11上,并设有螺钉与支撑板1连接。支撑板1通过底部的连接板1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驱动变频器给定子以三相交流电形成旋转磁场,拖动装有永磁体9的转子磁轭10转动,继而带动曳引轮12旋转,故可以通过钢丝绳与曳引槽的摩擦力进行重物提升或下降运动。当转轴4旋转时,带动了同心安装的编码器作同速旋转,将速度和定、转子磁场的相对位置信息反馈到变频器,以进行电机的速度位置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4上的轴承(支撑轴承11)定位定子8,确保了定子8与转子的同心,提高了曳引机的性能,并且降低了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玛拓驱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座永磁同步曳引机
- 下一篇:吊具由输送悬链到CPC入口的转挂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