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柄部改进的横握乒乓球底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2952.4 | 申请日: | 201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勇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乒乓球 底板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底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柄部改进的横握乒乓球底板。
2、背景技术
以往的横握拍为拍肩左右对称,选手在使用球拍时为了使得自然握拍时上扬的球拍击球区能更加接近小臂延长线,从而能更加顺畅的发力,往往采用沉腕加浅握的方式,其中浅握就是虎口脱离球拍肩部向后滑出一段距离,这样拍头自然下沉,目前就采用浅握选手占到的比例超过七成,因为单是靠沉腕的方式扭曲人体自然生理曲度会使手腕韧带过于紧绷,过于紧绷的手腕韧带会大大影响拍面前倾角度和攻球角度的调节,能不采用尽量不采用,能少用就尽量少用,但是这种虎口脱离拍肩的浅握方式也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在击球时对于拍的稳定性少了一个控制点,如果是深握的话,就会有上面虎口、中间手掌和下面的中指三处接触球拍起到更稳固的控制,而两点控制的浅握就会影响拍形的稳定,手感,使得好的发力不能和稳定有力的控制结合。要么深握,虎口和中指都卡住两侧拍肩获得稳固的拍形、有力的攻球和准确的小球控制但是手腕的灵活性和大力量发力受限,要么浅握,虎口脱离上侧拍肩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拍头下沉,拍头更接近小臂延长线,在拉球时获得很好的发力,手腕也相对放松些,但是损失了部分小球控制的手感、控制的准确性以及拍形稳固性。
3、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横板握柄获得拍臂一线的大力量发力和相对灵活手腕的浅握而失去了对球拍控制的稳固性、攻击的准确性以及小球控制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成本低廉的球拍握柄的改进,使得在拥有浅握良好甩动发力和灵活手腕的同时也拥有深握的拍形稳固、攻球有力准确性高以及小球控制好的横握乒乓球底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击球板和球拍握柄组成,其特征在于:握柄的一侧拍肩凸起,且其末端边沿和球拍纵向中轴线成方向向拍头方向的锐角,凸起后边沿的中心点在球拍纵向中轴线方向上高于球拍另一肩0.5厘米到3厘米之间,凸起外侧边沿的中心点距握柄的垂直距离大于1.5厘米。这种对球拍两侧肩部的落差的尺寸限制使得在浅握的同时虎口也能卡住球拍肩部基本实现了既有浅握的力量和灵活性又兼有深握的控制和稳固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对凸起的高度限制在1.5厘米以上,这是为了大于虎口的厚度以便于能真正起到卡主虎口的作用,对凸起后部边沿的角度限制是锐角是为了让虎口既能卡主又不是去灵活性。
上述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进一步的改进:
握柄上边沿为平行于球拍纵向中轴线的直线。这更便于拍在手中转动从而做出拍面角度的调节,有利于攻击角度的变化。
同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拍肩边沿距握柄的垂直距离在0.7厘米到2厘米部分的边沿同球拍纵向中轴线的夹角在75度到90度之间。是为了让中指在浅握状态下能更加大面积的贴合住拍肩,有利于更好的控制。
握柄下边沿为向拍尾部方向倾斜的弧线。浅握是手掌上部后移,小指部分相对球拍握柄中轴的距离加大,这个结构便于在浅握时小指能贴合住握柄,起到更好的控制作用。
凸起后边沿中心点在球拍纵向中轴线方向上高于球拍另一肩边沿1厘米到2.5厘米之间。在这个尺寸范围内能使握拍既舒适也能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凸起外侧边沿的中心点距离握柄的垂直距离在2厘米到3.3厘米之间。这个尺寸更加精确的给出了,既能起到卡主虎口的作用效果也不至于凸块过大给球拍曾重过多。
同凸起相对的另一侧拍肩边沿距握柄的垂直距离在0.7厘米到2厘米部分的边沿同球拍纵向中轴线的夹角在85度到90度之间。更加精确的限制了拍肩,是为了让中指在浅握状态下能更大面积的贴合住拍肩,有利于更好的控制。
凸起后边沿距离握柄垂直距离在1厘米到2.5厘米处的部分同球拍纵向中轴线夹角在80度到90度之间。这种结构使得边沿同虎口的贴合紧密而又能灵活后撤调节拍角。
握柄下边沿最外侧距离球拍纵向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在2厘米到4厘米之间。这给出了能更好贴合小指的下边沿的角度,有利于更稳固的控制。
握柄的总厚度小于2.3厘米。相对于以往握柄减薄有利于虎口后撤式的浅握,能更稳的握住握柄。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深握和浅握的技术优点结合,使得在拥有浅握良好甩动发力和灵活手腕的同时也拥有深握拍的拍形稳固、攻球有力准确性高以及小球控制好,解决由来已久的横握拍使用中的一个影响很大又不容易发现原因的问题。并且是通过简单的几乎不增加制造和材料成本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和提高也有利于业余运动的普及推广。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勇,未经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2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