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高位压力式储水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04157.9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卓文;高汉国;崔光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2 | 分类号: | E03B11/12;E03B11/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负压 二次 供水 高位 压力 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位压力式储水罐,尤其适用于无负压变频供水及二次供水。
背景技术
无负压二次供水给水设备,包括无负压叠压给水设备、智能无负压增压水箱、无负压管道增压给水设备、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等,是继水箱(水塔)给水、气压给水、变频调速给水之后的新型给水设备,具有全封闭、无污染、节能、占地少、安装快捷、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它没能解决水泵、包括变频水泵直接给水存在的三个问题:
1、用水高峰时瞬间流通量不足。
这是由于水泵加速滞后必然会产生的,当用水量突然增加的时候,水泵提速增加流量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有几秒~1分钟的加速时间,会造成短暂的流量不足,甚至断流,出现压力波动,常用的稳压罐对水压的调节能力小。
2、运行费用过高。
生活管网很难做到滴水不漏,甚至有用户故意把水龙头关小接水,由于水是不能压缩的,只要管网漏水,压力就会降低,水泵就需要运行保压。无负压变频给水的节能效果在正常用水阶段是可行的;但在用水低峰和夜间小流量、零流量用水时,依靠水泵低速运转来保证管网恒压,与工频运转水泵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却无法做到不耗电。一天24小时中,真正的用水高峰不到4小时,有20小时以上处于小流量、零流量用水状态,大量的电能白白浪费在保压运行上。如何解决管网小流量供水时的保压问题,是依靠水泵运转来保证管网恒压的给水设备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全国所有给水设备厂家都没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3、频繁开、停机导致设备磨损加速。
为维持管网压力,加压设备频繁启动和休眠,不仅运行费用高,而且设备磨损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高位压力式储水罐,可以解决管网小流量供水保压运行问题,降低能耗和设备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高位压力式储水罐,压力罐内设有隔膜气囊,隔膜气囊与进气口连接,压力罐下方设有放空阀和供水阀,压力罐上方设有自动排气阀,压力罐一侧设有检修口。
所述的压力罐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的隔膜气囊材质为橡胶。
所述的隔膜气囊内填充有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高位压力式储水罐,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用水管网的用水最不利点,优选是位于高处,并在压力罐内设有填充了压缩空气的隔膜气囊,可以实现在水泵运行时进水,在水泵休眠时供水,构成用水管网的多水源“供水系统”,隔膜气囊内的压缩空气在进水时压缩,送水时膨胀,实现了无负压供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瞬间完成补充水量,起到稳压、稳流的作用,能达到小流量、零流量时的无功耗保压运行,节省能耗、降低运行费用和减小设备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负压二次供水高位压力式储水罐,压力罐3内设有隔膜气囊2,隔膜气囊2与进气口4连接,压力罐3下方设有放空阀7和供水阀8,压力罐3上方设有自动排气阀1,压力罐3一侧设有检修口6。
所述的压力罐3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的隔膜气囊2材质为橡胶。
所述的隔膜气囊2内填充有压缩空气。
压力罐3与用户管网连接,优选方案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用水管网的用水最不利点的高处,不锈钢材质的压力罐3用于储存一定的水量,隔膜气囊2内部装有压缩空气,通过自身体积的变化来调节压力罐3内的压力,自动排气阀1用于压力罐3内排气。当高位储水罐首次运行或者检修后首次运行时,不锈钢压力罐内有空气,水从供水阀8泵入压力罐3内时空气从自动排气阀1排出。
水泵运行时水从供水阀8泵入压力罐3内,将隔膜气囊2压缩,增大压力罐3的储水容积。水泵休眠时,压力罐3内压力下降,隔膜气囊2体积膨胀,增大压力罐3内的压力,随着隔膜气囊2体积增大,将压力罐3内的水排出,保证管网压力。压力罐3对管网小流量时进行补充,减少了变频水泵的开机次数,降低了能耗和开关机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4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污水处理回收水池
- 下一篇:一种防撞室外消防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