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4231.7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创新恒瑞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王葶葶 |
地址: |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过电压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CT)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于一次测量与控制。在正常工作时,互感器二次测处于近似短路状态,输出电压很低。当二次绕组开路或一次绕组流过异常电流(如雷电流、谐振过电流、电容充电电流、电感启动电流等),都会在二次侧产生数千伏甚至上万伏的过电压。这不仅给二次系统绝缘造成危害,还会使互感器过激而烧损,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因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事故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中央驱动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出量输出模块、发光指示模块;发光指示模块、开出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均与中央驱动模块相连。
上述所述的中央驱动模块由74HC046反相器U10、三个74HC74D触发器U11-U13组成,6反相器U10的输出端O1-O6分别与D触发器U11-U13的CLK引脚相连,6反相器U10的输入端与模拟量输入模块相连,D触发器U11的6脚、8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TLP620光电耦合芯片U14、U15的低压输入端相连,D触发器U11的5脚、9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三极管T1、T2的基极相连,D触发器U12的6脚、8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TLP620光电耦合芯片U16、U17的低压输入端相连,D触发器U12的5脚、9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三极管T3、T4的基极相连;D触发器U13的6脚、8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TLP620光电耦合芯片U18、U19的低压输入端相连,D触发器U13的5脚、9脚Q端分别通过电阻器与三极管T5、T6的基极相连。
上述所述的模拟量输入模块由两部分电路组成:TLP620光电耦合器U1-U6和LMV393电压比较器U7-U9,光电耦合器U1-U6的输入端经过高额限流电阻并联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U1-U6的输出端接到电压比较器U7-U9的同相输入端IN+与反相输入端IN-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滤掉光电耦合器输出端产生的纹波,电压比较器U7-U9输出端产生的标准逻辑信号连接到6反相器U10的输入端,产生驱动信号。
上述所述的开关量输出模块包括PS2702-1光电耦合芯片U14-U19、G6B2214继电器J1-J6,光电耦合芯片U14-U19的输入端通过限流电阻一一对应的接到中央驱动模块D触发器U11-U13的各反向输出端Q,其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驱动线圈,当中央驱动模块发出驱动指令时继电器动作,继电器接点导通。
上述所述的发光指示模块由9014驱动三极管T1-T5和发光二极管D7-D11组成,为6路相同的电路,驱动三极管的基极B一一对应的连接到D触发器U11-U13的同向输出端Q,它的集电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电源VCC,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负极连接参考地电压GND。
保护器接于二次绕组两端,正常运行时漏电极小,成高阻状态。当发生异常过电压时,保护器迅速动作而短路,面板上显示故障的部位,并有无源信号输出。当故障排除后,电路恢复原状后,又重新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装置,它包括中央驱动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出量输出模块、发光指示模块;发光指示模块、开出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均与中央驱动模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创新恒瑞测控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创新恒瑞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