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刃剪切机液压传动回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0246.4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桥;张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F15B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 液压 传动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刃剪切机的液压传动回路,适用于轧制生产线或实验线剪切机的液压传动。
背景技术:
在带钢生产线或带钢实验线上,剪切机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单体设备之一,主要用来对带钢进行平头、切尾或剪断处理。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剪切机是图1所示的曲柄滑块结构,当剪切油缸推出时,推杆在剪切油缸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并带动上连杆和下连杆向前运动。此时,下剪刃所在机架在导轨的约束下向上运动,当待剪带钢被压板油缸压紧以后,剪切油缸继续前行,使压板油缸的活塞杆缩回,随着下剪刃的继续上行可将待剪带钢剪断。当剪切油缸缩回时,推杆及上连杆、下连杆也随之缩回,带动下剪刃下行,完成一次剪切动作。可以看出,剪切油缸和压板油缸是剪切机设备当中的核心部件。因此,液压剪切回路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剪切机的性能。由于剪切油缸的体积都很大,现有的液压剪切回路在剪切过程当中,为实现空载快进的目的,需要将蓄能器和液压泵全部投入使用;待压板油缸压紧待剪带钢,进入剪切工进时,蓄能器当中的液压油已经消耗了一大部分,使剪切工进速度受限,剪切能力受到损失;如果要保证空载快进的同时,又要保证快速剪切工进,需要选择大容量的蓄能器,这就增加了设备成本及设备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液压剪切回路如果要保证空载快进的同时,又要保证快速剪切工进,需要选择大容量的蓄能器,增加了设备成本及设备体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刃剪切机液压传动回路,该回路在空载时,通过液压差动回路实现剪切油缸的快速行进,无须蓄能器投入工作;待压板油缸压紧待剪带钢,进入剪切工进时,蓄能器投入工作,剪切油缸无杆侧进高压油,有杆侧接回油,实现剪切油缸高作用力输出,且保证了高的剪切工进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刃剪切机液压传动回路,包括高压泵源、蓄能器控制装置、剪切油缸控制装置、剪刃调整控制装置和压板油缸控制装置;高压泵源的压力油口K1分别与蓄能器控制装置的压力油口K3、剪切油缸控制装置的压力油口K4、剪刃调整控制装置的压力油口K11及压板油缸控制装置的压力油口K14相连接;蓄能器控制装置的回油口K2、剪切油缸控制装置的回油口K7、剪刃调整控制装置的回油口K10及压板油缸控制装置的回油口K15与油箱相连接;剪切油缸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6通过第三液压胶管与剪切油缸的无杆侧相连接,剪切油缸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5通过第四液压胶管与剪切油缸的有杆侧相连接;剪刃调整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9通过第三液压胶管与剪切油缸的无杆侧相连接,剪刃调整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8通过第四液压胶管与剪切油缸的有杆侧相连接;压板油缸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13通过第一液压胶管与压板油缸的无杆侧相连接,压板油缸控制装置的工作油口K12通过第二液压胶管与压板油缸的有杆侧相连接。
所述的高压泵源包括第一单向阀、油箱、电磁溢流阀、第四压力表、液压泵及通过联轴器与之相连接的电动机;液压泵的吸油口与油箱相连接,出油口分别与电磁溢流阀的入口P、第一单向阀的入口A及第四压力表相连接,电磁溢流阀的出口T与油箱相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出口B与高压泵源的压力油口K1相连接。
所述的蓄能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第二压力继电器、第三压力继电器及第三压力表;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入口A与蓄能器控制装置的压力油口K3相连接,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口B分别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口B、第二压力继电器、第三压力继电器、第三压力表及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接,截止阀的另一端与蓄能器相连接;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入口A与蓄能器控制装置的回油口K2相连接;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X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先导阀的一个工作油口相连接。所述的先导阀可以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或两位三通电磁换向座阀等不同形式,由先导阀分别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启/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0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缝焊管内毛刺去除机的周向调整机构
- 下一篇:尾座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