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载落差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3281.1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虎;杨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6 | 分类号: | B60P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落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具有高度落差物体的承载落差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认可领域的扩大,特殊装备和特殊用途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成熟。但就承载工具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特别是承载骨架安置在运行车辆上,且可以灵活的、反复的拆卸的技术就更加的少见。并且目前没有专门用承载具有高度落差物体的装置,在运输大型的具有高度落差物体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落差梁装置,使其可将具有高度落差的物体固定到运输装置上,便于高度落差的物体的运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支撑梁和活动支撑梁,固定支撑梁包括上横梁和内竖梁,上横梁的一端与内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动支撑梁包括下横梁和外竖梁,下横梁的一端与外竖梁的下端固定连接,内竖梁和外竖梁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为了增加强度,所述的上横梁与内竖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下横梁与外竖梁连接方式为焊接,上横梁和内竖梁之间焊接有内斜撑,下横梁和外竖梁之间焊接有外斜撑。
为了降低活动支撑梁对螺栓的剪切力,所述的内竖梁的底部焊接有底板,外竖梁的下端压在底板上。
为了使其强度高,所述的上横梁与内竖梁垂直,所述的下横梁与外竖梁垂直,上横梁、外竖梁、外斜撑、下横梁、内竖梁和内斜撑均采用槽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可以上装到运行车辆车架上,也可以安装到别的承载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具两个有一定高度落差的支撑梁,方便装载具有高度落差的物体,并且活动支撑梁可多次反复的拆卸,在车辆限行的地方,可将活动支撑梁拆卸下来,便于车辆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横梁,2、外竖梁,3、螺栓,4、螺母,5、外斜撑,6、下横梁,7、底板,8、内竖梁,9、内斜撑,1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上横梁1、外竖梁2、螺栓3、螺母4、外斜撑5、下横梁6、底板7、内竖梁8和内斜撑9。
上横梁1固定安装在车架10上,上横梁1右端与内竖梁8的上端焊接,上横梁1与内竖梁8垂直,内斜撑9焊接在上横梁1与内竖梁8之间,内斜撑9且与上横梁1和内竖梁8围成一个三角形;内竖梁8的底部焊接有底板7,上横梁1、内竖梁8、内斜撑9和底板7组成一个固定支撑梁。
外竖梁2的下端与下横梁6的左端焊接,外竖梁2和下横梁6垂直,外斜撑5焊接在外竖梁2和下横梁6之间,外竖梁2、下横梁6和外斜撑5围成一个三角形。外竖梁2、下横梁6和外斜撑5组成一个活动支撑梁。
外竖梁2的下端压在底板7上,外竖梁2贴在内竖梁8的外侧,外竖梁2和内竖梁8通过螺栓3和螺母4连接。
上横梁1、外竖梁2、外斜撑5、下横梁6、内竖梁8和内斜撑9均采用槽钢。
上横梁1与内竖梁8焊接处要求内竖梁8靠近上横梁1的槽型面焊接,外竖梁2与下横梁6焊接处要求中间对称焊接,彼此之间尺寸要求严格、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3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致冷型防腐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复合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