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尿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3332.0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生;张爱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生 |
主分类号: | A61F5/44 | 分类号: | A61F5/4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尿袋。
背景技术
在医院肾内科病房,经常的会遇到一些插导尿管的病人,因此需要对与导尿管连接的导尿袋进行及时清理。而现在使用的导尿袋的基本结构一般为包括一个带有刻度线的贮尿袋,贮尿袋的上方与导尿管连接,贮尿袋的下方设置有出尿管,在出尿管的外部包覆设置有一个管状阀,当贮尿袋中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在导尿袋的下方准备好接尿盆,然后需要一只手控制住贮尿袋,另一只手向下拔开管状阀使其打开,将尿液放出。这种导尿袋虽然使用比较方便,但当拔开管状阀后,尿液瞬间冲击到接尿盆,会使尿液飞溅,若护理人员手部没有及时撤离,便会溅到手上,很不卫生;且由于管状阀与出尿管贴合面之间有间隙,管状阀使用几次后,便会有尿液从管状阀的上方溢出,污染护理人员的手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导尿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导尿袋,包括贮尿袋,在所述贮尿袋的上方设置有导尿管,在所述贮尿袋的下方设置有出尿管,在所述出尿管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管状阀,在所述管状阀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防溅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溅罩呈伞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管状阀的中部设置有凸出的手捏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捏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每个手捏部包括与管状阀连接的支撑和安装于所述支撑端部的手捏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新型导尿袋,在管状阀的下端设置有一个伞状防溅罩,当向下拔开管状阀后,由于有防溅罩的遮挡,尿液不会飞溅到护理人员的手部,比较卫生,不会造成交叉感染。而且在管状阀的中部设置有凸出的手捏部,手捏部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每个手捏部包括与管状阀连接的支撑和安装于该支撑端部的手捏板,当需要清理导尿袋中的尿液时,护理人员用一只手控制住贮尿袋,另一只手捏住两个手捏板向下拔开管状阀即可,这样,护理人员的手部不会接触到管状阀上方可能溢出的尿液,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尿袋,2.导尿管,3.出尿管,4.管状阀,5.防溅罩,6.手捏部,61.支撑,62.手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新型导尿袋。
该新型导尿袋包括贮尿袋1,在贮尿袋1的上方设置有与之连接的导尿管2,在贮尿袋1的下方设置有出尿管3,在出尿管3的外部包覆设置有管状阀4,在管状阀4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防溅罩5,该防溅罩5呈伞状。当尿液需要清理时,向下拔开管状阀4后,由于有防溅罩5的遮挡,尿液不会飞溅到护理人员的手部,比较卫生,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另外,在管状阀4的中部设置有凸出的手捏部6。该手捏部6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每个手捏部6包括与管状阀4连接的支撑61和安装于支撑61端部的手捏板62。当清理导尿袋中的尿液时,护理人员用一只手控制住贮尿袋1,另一只手捏住两个手捏板62向下拔开管状阀4即可,因此,护理人员的手部不会接触到管状阀4上方可能溢出的尿液,干净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生,未经张红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3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动手术车鲜风系统
- 下一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