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下肢外展中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5459.6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云;刘菊芬;邵海毅;王亚慧;洪海霞;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云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下肢 中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是一种远红外下肢外展中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科手术中髋部手术患者为了保证手术效果,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利于髋骨部位恢复;由于临床中老年患者、体形较胖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被压部分产生褥疮,影响患肢外展中立位的保持效果,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即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红外下肢外展中立装置,它能够使老年和体形较胖患者翻身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产生褥疮;方便患者背部活动,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性强及提高髋部手术后恢复效果的特点。
本实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远红外下肢外展中立装置它有托板,在托板的中部设有固定带,托板上端设有弧形足部板,足部板上设有上固定带,托板下端设有弧形骶尾托板,并在托板下设有支架,支架下部设有支座,支座与支杆固定连接,支杆上端设有螺孔通过螺栓与上支杆活动连接,上支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与肢体接触面为内凹半圆弧形、在托板表面设有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布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托板体采用硬体材料制成的,托板是根据人体髋部与腿部曲线设计的,能够托住骶尾部使下肢保持在外展中立位,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高度,使老年和体形较胖患者翻身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能方便患者背部活动,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并由于在托板与肢体接触面设有远红外布层不产生褥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性好及提高髋部手术后恢复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7是托板,在托板7的中部设有固定带11,托板7上端设有弧形足部板6,足部板6上设有上固定带10,托板7下端设有弧形骶尾托板8,并在托板7下设有支架2,支架2下部设有支座1,支座1与支杆固定连接,支杆上端设有螺孔通过螺栓3与上支杆4活动连接,上支杆4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所述托板7与肢体接触面为内凹半圆弧形、在托板7表面设有由远红外材料制成的布面9,托板7采用硬体材料制成,能使下肢体保持中立位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骶尾托板8置入患者臀部下,使下肢体呈中立位置通过固定带11与托板7固定,足部通过上固定带10与足部板6固定,根据患者下肢体中立位要求,使托板7支撑高度由支架2上的螺栓3调节伸缩上支杆4来确定;安全性好,能提高髋部手术后恢复效果。本实用新型未详述内容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云,未经李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5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手术后护理器
- 下一篇:一种单人操作带负压气囊的胎头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