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22306.4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黄筱调;高学海;余云霓;王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轴承 实验 加载 移动 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的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转盘轴承是一个巨型的内圈或外圈带传动齿的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隔离块等组成,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与普通的轴承相比,风电转盘轴承的受载状态更为复杂,一般都要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覆力矩,并且这些载荷呈现交变状态,导致风电转盘轴承疲劳失效。近年来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迅猛增长,带动了风电变桨和偏航转盘轴承产业的发展,国内许多厂家纷纷投资变桨和偏航转盘轴承的生产,然而风电设备受载复杂,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使许多风电转盘轴承产品的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
目前,现有的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如专利号为200810243026.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风电转盘轴承综合性能实验台,该实验台,包括底板、下转接法兰筒、动力总成、风电转盘轴承、上转接法兰筒和加载盖,底板上可拆卸连接下转接法兰筒,下转接法兰筒上可拆卸连接风电转盘轴承,其特征是所述下转接法兰筒上连接一对风电转盘轴承;动力总成上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一对风电转盘轴承中的一个或两个风电转盘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传动齿啮合;风电转盘轴承上方可拆卸连接上转接法兰筒,加载盖可拆卸连接于上转接法兰筒上方。该发明结构紧凑,装配方便,可根据不同风电转盘轴承实现模块化调整,可同时实现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加载。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载盖体积和重量均较大,通常使用现有的设置在桁架上的吊车对加载盖进行吊装,桁架上的吊车承载能力有限,当对大型风电转盘轴承进行实验时,需要使用大型加载盖,其重量远超过吊车的承载能力,这时,不得不采用额外的大型轮式、履带式吊车等专用设备进行吊装,增加了实验成本,且操作困难,难以实现快速、精确吊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该装置改变了加载盖吊装的装拆方式,克服了现有加载盖吊装时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它主要由支架、轨道、轨道轮、轨道轮架、油缸杆和加载盖支撑油缸组成,所述轨道安装在支架上,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的加载盖底端设有加载盖支撑油缸,加载盖支撑油缸的油缸杆连接轨道轮架,轨道轮架上设有轨道轮,轨道轮设置在轨道上。
所述支架由型钢制得。两个支架设置在加载盖下方,位于倾覆力矩加载油缸的两侧;两个支架对称设置,两个支架上分别设有一条轨道,两条轨道平行设置。所述轨道由轨钢制得。所述轨道轮架与油缸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利用油缸在加载盖上设置升降机构,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控制,能够很好完成加载盖的装拆作业,且可以适用于体积和重量较大的加载盖,对于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有着十分显著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中:1为支架、2为轨道、3为轨道轮、4为轨道轮架、5为油缸杆、6为加载盖支撑油缸、7为加载盖、8为径向力加载架、9为径向力加载油缸、10为倾覆力矩加载油缸、11为风电转盘轴承、12为上转接法兰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加载盖移动装拆装置,它主要由支架1、轨道2、轨道轮3、轨道轮架4、油缸杆5和加载盖支撑油缸6组成,所述轨道2安装在支架1上,风电转盘轴承实验台的加载盖7底端设有加载盖支撑油缸6,加载盖支撑油缸6的油缸杆5连接轨道轮架4,轨道轮架4上设有轨道轮3,轨道轮3设置在轨道2上。位于两侧的轨道轮3分别卡设在轨道2的边缘上,确保加载盖7不会横向偏移。
支架1由角钢制得。两个支架1设置在加载盖7下方,位于倾覆力矩加载油缸10的两侧;两个支架1对称设置,两个支架1上分别设有一条轨道2,两条轨道平行设置。轨道2由轨钢制得,其截面形状为“工”字形,轨道2也可由其它轨钢制得。轨道轮架4与油缸杆5螺纹连接。
两个支架1设置在加载盖7下方,位于倾覆力矩加载油缸10的两侧或其它位置;两个支架1对称设置,两个支架1上分别设有一条轨道2,两条轨道平行设置。加载盖7下方两侧各设有两个加载盖支撑油缸6。轨道2可由轨刚制得,支架1由角钢焊接制得,也可有其它形状的型钢制得,以保证支撑强度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2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细物料在线自动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投影机光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