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路灯灯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22504.0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10;F21V15/02;F21V19/00;F21V29/00;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路灯 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一种大功率LED路灯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大功率LED路灯光源大都采用单粒LED,由若干个单粒LED组合而成,灯具电路结构复杂,很显然,如果不采用LED集成光源,难以实现LED大功率照明灯真正意义上的小型化,更无法提高LED灯具的应有节能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但采用集成光源所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是散热和配光问题,很多灯具生产厂家为此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如采用风扇主动式散热、采用扩大迎风面的面积来增强热对流面等,上述方案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是成本高、体积大,光源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利用最新的LED集成光源时,能保证其使用寿命,且结构紧凑、能克服照明斑马现象的LED路灯灯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灯壳、光源、面罩和反射器,所述光源采用两只LED集成光源,所述灯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LED集成光源和反射器连接在上壳体的底面上,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上设有两只LED集成光源安装承接面,两承接面对称布设于灯头轴心线的两侧,各承接面分别朝向灯头的外侧倾斜1-8°,所述LED集成光源固定连接于承接面上;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上设有散热翅;所述反射器与所述两LED集成光源的设置位置对应地设有两个反射区,使反射器整体呈蝙蝠状。
所述反射区的光发散角度为130-15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块LED集成光源,解决了采用若干个LED安装工艺的复杂性,并极大地减少了光源自身体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散热器与路灯上壳成一体,用压铸技术一次成型,便于LED集成光源散热基板的安装,并将灯壳底部设计成若干条半椭圆状形叶片(散热翅),形成一条条专用传热通道,增加了散热面积,便于LED集成光源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效效果:1、由于采用LED集成光源,使得光源体积较之单粒LED光源极大地减少,灯壳与散热器连成一体,使灯具结构更加简单、合理、美观。2、除LED和散热器本身的热阻外不存在其他任何热阻,大幅度减少传热通道的热阻,并大大增加了有效散热面积,极大提升了灯具的整体散热能力,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3、由于结构简化,可以减少产品体积和重量,使产品更趋向小型化,高空使用更加安全;4、反射器的的合理设计,避免了道路照射区域的斑马现象;LED路灯透镜的材料是光学玻璃,透过率≥93%,使道路有效反射区域内光强分布均匀,具有高均匀度的照度。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大功率LED路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视放大图
图中1是下壳体,2是LED集成光源,3是反射器,4是反射区,5是上壳体,6是散热翅,7是承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灯壳、光源、面罩和反射器3,所述光源采用两只LED集成光源2,所述灯壳包括以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起来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1,所述LED集成光源2和反射器3连接在上壳体5的底面上,所述上壳体5的底面上设有两只LED集成光源2的安装承接面7,两承接面7对称布设于灯头轴心线的两侧,各承接面7分别朝向灯头的外侧倾斜1-8°,所述LED集成光源2固定连接于承接面7上;所述上壳体5的顶面上设有散热6;所述反射器3与所述两LED集成光源2的设置位置对应地设有两个反射区4,使反射器整体呈蝙蝠状。
所述反射区4的光发散角度为13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2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