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2823.1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蔡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尤其是一种家用壁挂式热泵热水器,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构成的循环热交换(即热泵)系统以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胆水箱组成。循环热交换系统中冷凝器与内胆水箱构成换热结构。工作时,循环热交换系统中的冷媒在冷凝器环节将热量传递给内胆水箱,从而加热其中的热水。由于热泵热水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
为了处理热泵热水器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此类热水器均设有排水结构。然而,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水管单独从壳体内引出,然后接到地漏或其它下水管处.,同时热水器本身还需要设置一个泄压阀排水管,也延伸至机器外面,然后引到地漏。结果,整机单独外接的管路至少有两条,不仅显得凌乱不协调,而且用户在安装时需要找地方接两根管子,安装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外接管路凌乱的缺点,提出一种管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热泵热水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构成的循环热交换系统以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胆水箱组成;所述循环热交换系统中冷凝器与内胆水箱构成换热结构;所述内胆水箱外有外壳;所述进水口处接有泄压阀,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装有集水槽;所述泄压阀和集水槽分别接有排水管和冷凝水管,所述排水管和冷凝水管的外引端分别接至三通集流管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并以所述三通集流管的出口作为汇总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冷凝水管在外壳内由集水槽引至泄压阀附近,再穿过外壳引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冷凝水管自集水槽至外引端逐渐向下倾斜。
这样,三通集流管将泄压阀和集水槽的两处管口汇合,安装时,通过一段外管引出到地漏即可。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外形工整,用户不用因凌乱的水管而烦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为一种壁挂式热泵热水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外壳1内含有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2构成的循环热交换系统,以及具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的内胆水箱组成。循环热交换系统中冷凝器与内胆水箱构成换热结构(图中未示)。进水口8处接有泄压阀5,蒸发器2的底部装有集水槽3。泄压阀5接有排水管10,集水槽3通过位于外壳1内的内冷凝水管段4将出口由原先远离进水口8之处引到泄压阀附近,再穿过外壳通过垂直的外冷凝水管段11引出。内冷凝水管段4自集水槽3至外引端逐渐向下倾斜。排水管10和冷凝水管11的外引端分别接至三通集流管6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并以该三通集流管的出口作为汇总排水口。
装修设计水路时,先在墙体内预先埋一根水管,安装该壁挂热泵热水器时,只要借助软管7将汇总排水口直接接入预埋管即可,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整机的外管较为整齐美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2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器节水回流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新型民用节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