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热水瓶用电发热体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6447.3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流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热水瓶 用电 发热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用发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瓶用电发热体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发热体设置在热水瓶内,一种是电发热体设置在热水瓶外。电发热体设置在热水瓶内的优点是电发热体能充分与水接触,热交换效率是最高的,缺点是容易在电发热体的外表面形成水垢,从而严重地影响电发热体的传热效率及饮用水的水质。电发热体设置在热水瓶外,虽然克服了第一中结构的缺点,但是,由于已有的技术只利用了发热体的其中一面,使发热体的传热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专利申请200920051525.2的技术,该技术是在电加热板下面设置带有外侧翻边的铝合金板,这样,通过加热时的热膨胀使外侧翻边胀大并靠在真空夹层侧壁的内翻边上来增加热水瓶内水的受热面积。这种技术由于只有电加热板侧面的内翻边靠在真空夹层侧壁上,电加热板侧面的其它部位并没有与真空夹层侧壁有接触,使真空夹层侧壁不能充分从电加热板上获得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板侧面能充分与真空夹层侧壁紧靠在一起的真空热水瓶用电发热体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内翻边的真空夹层侧壁、高出真空夹层侧壁的内翻边的带有加热板的底,底周边的下面是圆环,底通过圆环的下圆环与真空夹层侧壁的内翻边连接在一起,加热板是一铸铝电热板,加热板上表面是一上凸球面,底是一与加热板上表面相配的球面,加热板侧面与圆环间的间隙为0.05-1.00mm。加热时,加热板膨胀,其侧面部分和底部周边圆环因膨胀而紧密接触,从而增加了加热板的传热面积。容器体底部外周边(内周边与合金铝板接触)外露并与加热液体接触,这样一来,可以达到发热板顶部和周边一起对液体加热的目的,热效率利用更高,传热效果比普通加热方式有明显的提高,而使发热板底部附近的温升比普通加热结构明显降低,对装在底部附近的电子元件和线路板有很大好处。加热板上表面采用球面,加热板膨胀,其侧面部分和底部周边圆环因膨胀而紧密接触,使底部周边圆环产生一向外的拉力,这样,在拉力的作用下,底就更紧贴在球面加热板上。采用加热板侧面与圆环间的间隙为0.05-1mm,既能使加热时,加热板侧面部分和底部周边圆环因膨胀而紧密接触,同时,又不会因膨胀力过大,导致底产生非弹性变形,使底部周边圆环的内径扩大,最终在不断累积的内径扩大后导致加热板侧面部分和底部周边圆环在热膨胀后都不能紧密接触,影响了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电加热板侧面能充分与真空夹层侧壁紧靠在一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带有内翻边1的真空夹层侧壁2、高出真空夹层侧壁2的内翻边1的带有加热板3的底4,底4周边的下面是圆环5,底4通过圆环5的下圆环5a与真空夹层侧壁2的内翻边1连接在一起,加热板3是一铸铝电热板,加热板3上表面3a是一上凸球面,底4是一与加热板3上表面3a相配的球面,加热板3中间3b是穿孔,对应穿孔的底4上面呈上凸状,以便装设温度检测器,加热板3侧面3c与圆环5间的间隙B为0.05-1.00mm。加热板3侧面3c与圆环5间的间隙B为0.05-0.50mm间是最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流,未经陆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6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涡流储罐供热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3G/3.5G无线综合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