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音频播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26708.1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音频 播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播放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音频播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视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机的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通常电视机多被改良其画面的清晰度,对于音频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所以,电视的收看者如果想获得较好的音频效果,就需要另外将电视的音频信号端与外接的功放连接,从而获得较好的听觉享受。如果还需要追求进一步的音频效果,例如达到环绕立体声、享受私家影院的效果,就需要配置多个喇叭,这对于一般的功放而言就难以做到,并且即使可以配置多个喇叭,喇叭与功放之间的数据线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少的羁绊。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音频播放装置,该播放装置首先具有普通功放的效果,可以将电视机的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后播放出来,提高电视机的音频效果。另外,对于追求更高音频效果的使用者,该播放装置还可无线连接多个外置喇叭,实现更加极致的听觉享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播放装置的电路包括:一主微控制单元以及与主微控制单元连接的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音量控制单元、音效处理单元和功放单元,其中功放单元连接有喇叭,外接音频通过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输入,经过音量控制单元、音效处理单元和功放单元后,由喇叭输出,该播放装置的电路还包括一与主微控制单元连接的数模转换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其中数模转换单元与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连接,无线发射单元与数模转换单元连接,外接音频通过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输入,经过数模转换单元将数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通过无线发射单元发射出去。
所述的无线发射单元采用的是具有2.4GHz ISM频段芯片,该芯片内部设有串联的发射电路和信号解调电路。
所述的播放装置的电路还包括有:与主微控制单元连接的操控面板以及与主微控制单元实现无线连接的遥控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普通功放的功能,其由主微控制单元、与主微控制单元连接的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音量控元、音效处理单元和功放单元,以及与功放单元连接的喇叭实现,外接音频经过上述电路处理后,由喇叭输出音质效果更好的声音,增强电视机的音效,满足追求听觉享受的使用者。
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将输入的音频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后,通过无线发射单元发射出去,令具有接收单元的喇叭接收,这样就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音频传输。使用者可以在家居内不同位置安装具有无线接收单元的喇叭,这样使用时就可以体验到环绕立体声的音频效果,配上现今流行的大屏幕电视机,带来私家影院的视听享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包括:主微控制单元10、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11、音量控制单元12、音效处理单元13、功放单元14、喇叭15、数模转换单元16、无线发射单元17、操控面板18和遥控器19。其中,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11、音量控制单元12、音效处理单元13、功放单元14、数模转换单元16、无线发射单元17、操控面板18和遥控器19均与主微控制单元10连接,通过主微控制单元10对各单元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主微控制单元10、音频输入信道转换单元11、音量控制单元12、音效处理单元13、功放单元14和喇叭15构成了功放部分,具有传统功放的功能,电视机的音频输出端子AuxIn a、AuxInb、AuxIn c与音频输入通道转换单元11连接,将电视机的音频信号输入本实用新型,音频经过控制单元12、音效处理单元13和功放单元14后,由喇叭15输出,这样使用者就可以获得音质更好的听觉享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6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