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器用离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7146.2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茂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00 | 分类号: | F16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器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驱动器用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对健康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也对各种运动健康器械、医疗器械,电动家具等需要也越来越多。人们对这些设备除要求正常的使用功能外,也对安全性提出了要求。
传统的各种器械的保护安全性有多种方式,如利用杆结构的传动方式使轴与电机产生离合,但这些安全装置多安装于外部,容易误操作;再者在直线线形传动下,通常会给电机提供一能量需求的连续传感器,一旦需求量超过或低于某一预定极限值时,电机停止转动,这种安全装置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对于电子或电气类装置仍然存在缺陷,如当在逻辑命令中有错误、在电气或电子元件出现技术故障、器械保护时间过长或元件过热而导致电机毁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的力完成传动件与电机脱开,保护使用者不受器械运动的伤害、提高使用整个器械安全性能的驱动器用离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驱动器用离合装置,包括短传动套管、主动总成和离合总成,主动总成包括长传动套管、连轴器、滚珠球轴承和回位弹簧,凸形的短传动套管和长传动套管的直径较大的一端端面相互贴合并以此形成空腔,空腔内套有连轴器,连轴器内腔右部通过滚轴球轴承连接可在导向管滑动的横向传动销,连轴器与长传动套管之间置有回位弹簧;长传动套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中间固接有一导向管;离合总成包括导向管、横向传动销、拉绳、纵向传动销和拉环,横向传动销的右端通过拉绳连接导向管右上方垂直设置的纵向传动销,纵向传动销的上端连接有一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即通过离合总成控制连轴器在短传动套管与长传动套管形成的空腔内滑动,实现传动件与电机的传动或脱开,从而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提高使用整个器械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小的力完成传动件与电机的脱开,安全性能好,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宜在各种驱动器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正常工作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工作状态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短传动套管、(2)长传动套管,(3)连轴器,(4)滚珠球轴承,(5)回位弹簧,(6)导向管,(7)横向传动销,(8)拉绳,(9)纵向传动销,(10)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看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器用离合装置,包括短传动套管1、主动总成和离合总成,主动总成包括长传动套管2、连轴器3、滚珠球轴承4和回位弹簧5,凸形的短传动套管1和长传动套管2的直径较大的一端端面相互贴合并以此形成空腔,空腔内套有连轴器3,连轴器3内腔右部通过滚轴球轴承4连接可在导向管6滑动的横向传动销7,连轴器3与长传动套管2之间置有回位弹簧5;长传动套管2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中间固接有一导向管6;离合总成包括导向管6、横向传动销7、拉绳8、纵向传动销9和拉环10,横向传动销7的右端通过拉绳8连接导向管6右上方垂直设置的纵向传动销9,纵向传动销9的上端连接有一拉环10。
工作时,动力源电机通过涡轮带动长传动套管2,长传动套管2通过连轴器3带动短传动套管1,短传动套管1连接输出轴进行旋转,机构正常工作;当机构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时,拉动拉环10带动纵向传动销9通过拉绳8拉动横向传动销7在导向管8中向右滑动,横向传动销7带动连轴器3向右移动并脱开短传动套管1,使得短传动套管1停止传动,输出轴停止工作,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茂机电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茂机电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7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制动钳制动活塞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板连接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