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后转运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2703.X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和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江林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术后 转运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面可升降、带有辅助垫布及牵拉装置的术后转运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医院中,术后病员的转运即从手术床移到转运车后,推行到病房再移到病床上的全过程是个很大的体力活,主要体现在将病员移到(或移出)转运车的抬上(或抬下)的操作中,一般需3~4个力量强的男性来进行,甚至有的术后病员忌讳过大的肢体动作,这更增加了抬移的难度。
为使病员转运过程进行得轻便和平稳,尽管已公布了许多针对这一愿望的专利设想方案,但是一般仍免不了将病员抬上(抬下)或者硬拉上(或推出)转运车床面,因而未能实质性的减小操作力量和平稳移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使病员转运过程进行得轻便和平稳,本实用新型中特意设置了一块辅助垫布作为移动病员的载体铺在病员的身下,借助特意设计的手动牵拉装置,轻便而平稳地操控辅助垫布的移动达到轻松移动病员进入或移出转运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术后转运车的提升滑动架的上部,即病员的床面的侧上方设置一套牵拉装置并通过拉链与一块可以打卷并能承受一定拉力的布面(帆布或一次性塑料材质)。牵拉装置的驱动力用棘轮扳手实现,是省力的环节。当把辅助垫布铺在病员身下后,合上拉链即可牵拉垫布移上转运车床面;当解开拉链使垫布与牵拉装置分离,此时将辅助垫布与病床面压住(阻止辅助垫布移动),转运车床面即可方便而平稳地从辅助垫布下抽出,使垫布载着病员就位在病床上。为使转运车床面能在病床上方随意移动并具有足够的承载病员重量的能力,转运车床面的一侧固定支撑在提升滑动架上,另一侧由特设的可解除(移开)的吊挂悬臂来吊挂。当不使用这种吊挂悬臂时,转运车还设置了一种可解除的下支撑杆机构来支撑。为使病员床面适应不同的手术台或病床的高度,转运车病员床面安装在侧边的升降机构上。电动和手动驱动均可。
所述的牵拉装置包括串连固定有3个卷带轮(6)、两付棘轮扳手(9)的一根通轴(10)、卷带(12)和加强杆(13)组成,通轴(10)上串连固定有3个卷带轮(6)和两付棘轮扳手(9),卷带(12)的一边连接在卷带轮(6)上、一边连接在加强杆(13)上。其中两个轴承座(11)与提升滑动架(7)固定连接。通轴(10)通过任一付棘轮扳手(9)来驱动,卷动卷带轮(6)牵拉辅助垫布(2)。吊挂悬臂(5)可在轴套(16)中旋转并通过吊带(14)吊挂病员床面(1)的悬臂一侧。支撑杆(4)通过铰接轴(15)连接在底框架(3)上,用于支撑病员床面(1)的悬臂一侧。术后转运车需移开手术台或靠近病床时,需展开吊挂悬臂(5)吊挂并放倒支撑杆(4)。
所述的加强杆(13)外包的一层布质材料上装有拉链(17),拉链(17)连接辅助垫布(2)。
所述的升降手轮(8)设置在底框架(3)的两端,棘轮扳手(9)设置在升降手轮(8)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借助了一块可牵拉的辅助垫布,即能移动病员进入(或移出)转运车的全过程无需整体抬起病员,又使病员身下无摩擦力发生,所以由两位女护士就取代了现状的3~4位男士抬得动的重体力操作。由于床面的下方具有充分的空间条件来避让病床架或手术台底座,使转运车的床面可以移到病床的上方,因而使将病员移到病床上的操作既简便又快捷。把辅助垫布置放在病员的身下并且铺平是一般的女护士都能胜任的操作,对比整体抬起病员的操作而言,不论是操作体力还是病员肢体被挪动幅度均大幅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载有病员的载运状态图。
图2为对接手术台拉入病员状态图。
图3为对接病床时,移出病员前的状态图。
图中:1.病员床面;2.辅助垫布;3.底框架;4支撑杆;5.吊挂悬臂;6.卷带轮;7.提升滑动架;8.升降手轮;9.棘轮扳手;10.通轴;11.轴承座;12.卷带;13加强杆;14.吊带;15.铰接轴;16.轴套;17.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江林,未经和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