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钢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2917.7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冬柏;邹守军;余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热处理后的带钢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退火炉带钢处理机组在带钢退火后为了提高材料性能都必须配置冷却装置。以前的冷却装置通常为:在一根圆形喷管上开缝槽,喷吹冷却介质,从而对带钢进行冷却。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缝槽易变形,冷却效果难以精确控制。
公开日为2006年7月12日,公开号为CN2795229,名称为“喷气冷却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喷气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喷气口前板、预分配板和气流均压空腔,喷气前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喷气口区域,预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形通气口,每个喷气口区域设置有若干乌拉尔型专用喷气口,喷嘴设置在空箱体内部,特点是在初始压力较低时可提高出口气体的流速,并力求带钢宽度方向获得均匀的冷却气流。
公开日为2005年7月20日,公开号为CN1640575,名称为“一种带钢层流冷却装置及其控制冷却方法”的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带钢冷却装置,该装置目的在于提高冷却控制模式的灵活性。
同样,公开日为2009年3月17日,公开号为CN101381806,名称为“一种带钢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控制方法”的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也是解决冷却控制模式的灵活性问题。
公开日为2008年2月20日,公开号为CN201024208,名称为“一种冷轧钢板热镀锌生产用雾化冷却装置”的专利和公开日为2009年6月3日,公开号为CN201250279,名称为“镀锌带钢冷却装置”的专利目的皆是提高带钢的冷却速度。
然而上述所有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都存在如下问题:
1.一旦带钢板形较差,在冷却装置和带钢表面较接近的情况下,带钢在运行中极易碰到冷却装置,从而产生擦划伤等质量缺陷;
2.在控制冷却装置和带钢距离的情况下,无法使同规格不同板形的带钢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带钢的性能难以保证一致;
3.为了保证介质压力基本一致,必须对冷却装置进行分区后再接入介质,这样就不得不增加控制阀门和接头,结构复杂而且增加了故障点;
4.无法对退火后产生瓢曲,特别是簿带钢,造成板形较差的带钢起到微量矫正板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钢冷却装置,该装置在冷却装置和带钢达到极小距离的工况下,可以有效防止带钢在冷却过程中造成表面擦划伤,同时还能够保证带钢在冷却过程中能获得均匀的冷却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冷却装置,包括箱体和至少一设置于箱体内的喷管,以及与喷管一端连接的冷却介质入口,此外还包括:
若干个喷嘴,排布于喷管上;
一挡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挡板上开有若干喷嘴圆孔和钢珠圆孔,其中喷嘴圆孔与喷嘴嵌套,喷嘴的喷口端面与挡板表面平齐;
若干个钢珠组件,嵌套于所述挡板的钢珠圆孔内。
优选地,所述带钢冷却装置还包括另一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喷管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与喷管两端分别连接的冷却介质入口为同规格介质入口。以便冷却介质在喷管内形成强紊流,保证喷嘴出口的压力稳定一致,从而保证带钢可以获得均匀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所述钢珠组件包括:
一卡套,嵌套于所述挡板的钢珠圆孔内,所述卡套的内外两面均开有孔;
一钢珠,具有一定间隙地嵌套于所述卡套的孔内,所述钢珠端部露出卡套。
优选地,所述卡套为固定嵌套于所述挡板的钢珠圆孔内。
优选地,所述挡板上的喷嘴圆孔和钢珠圆孔均为等间距布置。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对称设有前后两个喷管和挡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采用的钢珠组件可以有效防止带钢与冷却装置之间间距过小时的刮擦现象,同时不需要分区接入冷却介质就可实现带钢的均匀冷却,此外还能对发生较大瓢曲的薄带钢起到一定的板形矫正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钢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一种带钢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钢冷却装置中钢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激光送粉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马弗管吊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