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3072.3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钦;郑建忠;黄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输送 管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输送管路内气压及流量的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气体的输送大多依靠金属管路,并根据所需压力、流量、输送距离以及压力损耗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气源压力和管路直径。但是,当气源压力的发生变动、管路1不密封带来的漏气以及气体使用终端设备2(如氧枪等)的开启、停止或者调节气体流量过程中,都可能造成气体输送管路1内的气压和流量发生较大程度的波动。而使用这些气体的终端设备2和场所往往对输送气体的压力、流量有一定要求,如果波动程度过大,或者气体的压力、流量达不到所需要求,就容易造成终端设备2的紧急停止或功能失效,给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流畅性带来影响。并且,若波动造成的管路1气压过高,会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并造成终端设备2负荷过载,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缓冲管路气体压力及流量变化的仪器,同样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以控制管路内气体发生的波动,从而导致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该稳流装置能够对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及流量变化进行自动缓冲和稳流,从而避免对终端设备及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连接设于气体输送管路上,包括本体、将本体内部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上下两个空腔并能够上下活动的缓冲板、缓冲气体供给机构,本体两端设有与气体输送管路及上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缓冲气体供给机构通过管道伸入下空腔内。
所述的本体内设有用于上下两个空腔密封的水密封槽,水密封槽内侧还设有溢流回水槽,所述的缓冲板两端设于水密封槽内。
该稳流装置还包括供水机构,供水机构通过管道分别与水密封槽、溢流回水槽连通。
所述的溢流回水槽内还设有液位计。
所述的下空腔上还连有带放空阀的缓冲气体放空管。
所述的供水机构上还连有带放空阀的泄漏气体放空管。
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的出气管上还设有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包括本体、将本体内部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上下两个空腔并能够上下活动的缓冲板、缓冲气体供给机构,本体两端设有与气体输送管路及上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缓冲气体供给机构通过管道伸入下空腔内。该稳流装置通过下空腔内的缓冲气体带动缓冲板上下活动,对上空腔即气体输送管路内的气压及流量进行自动缓冲调节,从而起到稳流作用,避免对终端设备及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气体输送管路及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输送管路稳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3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