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3215.0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祝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9/00 | 分类号: | F04D19/00;F04D25/16;F04D29/34;F04D2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却器 轴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
技术背景
目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轴流风机为单轴流风机(见图1),即主要包括固定在空/空冷却器通风管的进风口处的外壳1、安装在外壳1中的电机2和安装在电机2输出轴上的风扇3。其中,外壳1的内径与空/空冷却器通风管的内径相应,风扇3的直径与外壳1的内径匹配,在运行时,由于风扇3的直径较大,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管4的中心区域存在风速风量的盲区40(见图2),这样使得空/空冷却器的热交换功率的效率降低,冷却器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它能改善空/空冷却器通风管中心区域风速风量盲区的问题,提高冷却器热交换功率的效率和利用率。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包括固定在空/空冷却器通风管进风口的外壳、安装在外壳中的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风扇,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包括由同一转轴构成的并且分别伸出电机本体两端的主轴伸端和副轴伸端,所述风扇包括安装在所述主轴伸端上的主风扇和安装在所述副轴伸端上的辅风扇,所述主风扇和辅风扇的叶片以相互错开的方式设置,并且它们的叶片折角方向一致,所述主风扇的直径大于辅风扇的直径1.5~2.5倍。
上述的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其中,所述主风扇和辅风扇的叶片数量相同。
上述的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其中,所述电机为单相异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的技术方案,采用主、辅轴流风扇组成的双轴流风机,使得主、辅轴流风扇各自负担相应区域的通风,从而改善空/空冷却器通风管中心区域风速风量盲区的问题,提高冷却器热交换功率的效率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单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单轴流风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100,包括外壳1、电机2和风扇,其中,
外壳1固定在空/空冷却器通风管4的进风口,外壳1的内径与通风管4的内径相应;
电机2为单相异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它安装在外壳1中,它的输出轴包括由同一转轴构成的并且分别伸出电机本体两端的主轴伸端21和副轴伸端22;
风扇包括安装在主轴伸端21上的主风扇31和安装在副轴伸端22上的辅风扇32,主风扇31和辅风扇32的叶片数量相同并且折角方向一致,主风扇31和辅风扇32的叶片以相互错开的方式设置;
由于主风扇31和辅风扇32安装在同一根转轴上并且叶片的折角方向一致,因此主风扇31和辅风扇32转向和转速相同,风向一致,使风力从主风扇31进入,辅风扇32处出来,进入空/空冷却器的通风管4;
主风扇31的直径大于辅风扇32的直径1.5~2.5倍,使得主风扇31负担相应的空/空冷却器通风管4内大区域的通风,而辅风扇32能够负担相应的空/空冷却器通风管4内中心区域的通风,从而改善了空/空冷却器通风管4中心区域风速风量盲区的问题,提高冷却器热交换功率的效率和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空/空冷却器的双轴流风机,通过主风扇31和辅风扇32还可以分别对空气流量进行加压和加速,从而达到增大轴流风机的风压、风速和风量的目的。
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3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控制系统连接设备
- 下一篇:天然气压缩机冷却器的冷却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