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33232.4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泰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度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线制糊过程的在线粘度计。
背景技术:
目前,瓦楞纸板生产线以淀粉糊作为粘合剂,制糊工艺分为两步制糊法(又称SteinHall法)和一步法制糊。两步法制糊是将水和淀粉按比例各分两次加入制糊桶,先后制作出糊母和主体,最后将两者混合成糊,只需制糊完成后用流支架人工测得粘度。一步法制糊是将水和淀粉按比例一次性加入制糊桶,在水温和片碱(NaOH)的共同作用下,糊液粘度不断上升,需要人工实时检测粘度上升,当到达所需黏度时,加入酸性稳定剂,抑制粘度继续上升,最终加入硼砂而成糊。目前大部分瓦楞纸生产企业采用的是人工一步法制糊,其核心是制糊过程中需要人工实时检测粘度变化,无法实现自动实时检测,在制糊人员不严谨细心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成品糊粘度的不稳定,甚至无法使用影响生产,给生产造成无法估测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粘度计,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制糊过程中需要人工实时检测粘度变化,无法实现自动实时检测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粘度计,它主要包括壳体,壳体的上半部呈圆柱体、下半部呈圆锥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半部设有进料口和进气孔,壳体的下半部圆锥体的底部设有圆孔,壳体的底部设有一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一重量传感器。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粘度计通过模拟人工支架(涂6杯)的工作原理,自动完成一步法制糊过程中粘度的实时检测,解决了全自动一步法制糊的核心难题,避免了人为因数造成的成品糊粘度不稳定及操作失误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并通过巧妙的设计以较低的价格达到昂贵的进口在线粘度计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壳体1,壳体的上半部2呈圆柱体、下半部3呈圆锥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半部设有进料口4和进气孔5,壳体的下半部圆锥体的底部设有圆孔6,壳体的底部设有一支架7,支架的底部设有一重量传感器8。壳体的顶部设有盖体9,盖体上设有进料口和进气孔。进料口和进气孔设在壳体上半部的侧面。圆孔的尺寸为5-12mm。壳体和支架采用铝合金制成,支架内外均涂有一层特氟隆更便于清洁。在线粘度计所用的支架,造价便宜,其拆装非常方便。
在实施中,壳体分为两部分:上半部是内径为88mm,长度为300mm的空心圆柱,下半部是锥高为130mm的圆椎体,其底部有一直径为8mm的圆孔,供待测流体流出,上方与圆柱筒体相接。不锈钢支架底部固定在电子重量传感器上,顶部有盖及进糊口,进糊口通过导管与进糊泵相连。人工用支架测量粘度就是:测量流出指定容量的流体所用的时间,该在线粘度计正是模拟人工支架(涂6杯)的工作原理。其原理如下:1、先用人工支架和秒表测量出待测流体(糊液)的粘度(秒数)—“T1”。2、先在电子秤上设定好重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用泵自动从搅拌桶内取糊样输送至粘度计支架内,通过PLC传感器测量此液体重量,待部分糊液流出,重量达到“上限值”时,通过PLC给计时器开始计时信号,待糊液不断流出,重量达到“下限值”时,停止计时。糊液重量由“上限值”流出到“下限值”所用的时间,为“T2”。3、对照“T1”和“T2”的数值,然后在计算机上设定一比例系数,通过换算后在显示屏上显示时间“T”,“T”=“T1”,此时,通过该在线粘度计侧得的粘度就等于人工用支架测的的数值(秒数),最终实现自动完成一步法制糊过程中粘度的实时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3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除尘实验装置
- 下一篇:凸台树脂浇注体剪切强度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