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浆混凝土墙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36345.X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波;戴鲁新;季华;展宏宇;邓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混凝土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浆混凝土墙模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灌浆混凝土墙模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模板构造,如于1995年1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第239462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建筑物塑料模板结构,该建筑物塑料模板包括多个通过合成塑料材质一体成型制造的模板,其中,该模板的侧面设有预定数目的加强条,该模板端面及加强条的相同侧面设有粗糙的防滑纹,且预定数目的贯穿孔设于该模板面上,贯穿该加强条位置;另外,该模板两侧边还设有呈凹入状的连接槽,一弹性橡胶材质一体成型制造的连接板与该模板侧边连接槽对应该连接槽的截面厚度,使其可相互套合,并用螺栓固定,使模板两块呈适当间隔串接。这种结构的模板形状较为复杂,且须另使用具弹性的连接板,制造成本较高。
另一种现有的模板构造,如1996年4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第273840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直立式伸缩模板,该直立式伸缩模板利用一具有特定横切面的底座模和一与该底座模配合的中节模,将该中节模嵌设于该底座模中而达到高度调整效果。然而,这种构造的横切面形状过于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其庞大笨重,搬运时相当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固且成本较低的灌浆混凝土墙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容易, 成本较低的灌浆混凝土墙模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灌浆混凝土墙模板,包括侧边设有定位孔的多个模板、与所述模板相连接的多个连结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的多个加强板,其中,所述连结板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套接相邻模板的套合端,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加强板的接合部,所述相邻模板侧边套接在所述连结板的套合端内,所述相邻连接板接合部在同一纵向或横向上通过螺栓与加强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为一端面封闭而其另一端面开放内部中空矩形体。
所述模板的中空部分设有用于增加结合模板间顶撑强度的加强肋柱。
所述模板定位孔呈规则排列。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套合端是由一矩形板及一L形板片形成的容置相邻模板侧边的部分。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一L形板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合容易、省时省力,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组合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3-3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2图中4-4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图2中5-5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模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灌浆混凝土墙,包括多个模板10、多个连结板20、多个支撑板30和多个加强板40。
其中,该模板10为一内部中空的塑料材质制成的矩形体,该模板10的一端面底部封闭而另一端面则开放,在该模板10的中空部分设有多个加强肋柱12用以增加模板10间顶撑的强度。另外,该模板10的侧边上设数个定位孔11,将相邻的模板10上定位孔11相互对应,再配合该连结板20,便可将相邻的模板10结合起来。
该连结板20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其为一矩形板片连接一L形板片而在该连结板20的一端形成一套合端21,其中,该套合端21恰好可容置相邻模板10的两个相邻侧边。此外,该连结板20的另一端形成一接合部22。值得一体的是:该连结板20还可以一体成型制造。该连结板20的矩形板片及L板片在该套合端21的位置上均设多个对应孔,该多个对应孔用于与相邻的模板10上的定位孔11对应,且可由螺栓将相邻之模板10与连结板20固定结合,如第3所示,在该模板10的矩形板片上的接合部22位置上还设有多个用于与该支撑板30及该加强板40螺栓配合固定的连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6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