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和独轮车的座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6356.8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赖燕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奇正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6 | 分类号: | B62K1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独轮车 座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和独轮车的座管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0951802Y于2007年09月26日公开了一种改良强度的自行车座管组,其设有一座管,于该座管顶部朝前延伸设有一承座,该承座顶面为弧面并于中间沿上、下方向穿设一贯穿孔,于该承座顶面形成一下齿面,该下齿面具有多数个卡制齿,于该承座上方依序向上设有一下迫块以及一上迫块,该上迫块内枢设一螺锁组件,该螺锁组件穿设一螺孔,设有一螺栓由下穿经该贯穿孔以及该下迫块后螺锁于该螺锁组件的螺孔,该下迫块底部配合该承座为下凸的凸弧面,并于底面形成一上齿面,该上齿面具有多数个啮合于下齿面的卡制齿,其特征在于:相啮合的上、下齿面其中一侧对应该贯穿孔位置的卡制齿齿距为另一侧卡制齿齿距的二倍以上。
中国专利CN201329890Y于2009年10月21日公开了一种可收合式婴儿车,其包含一车架体,其包括:两前脚架;以及两后脚架;其特点是:该车架体还包含一椅座单元,该椅座单元包括一对可折式座管组件,每一座管组件包括一第一座管件、一第二座管件及一枢接机构,该第一座管件及该第二座管件藉由该枢接机构可转动地结合;该第一座管件及该第二座管件分别连接至对应的后脚架及前脚架,且该第一座管件及该第二座管件至少其中之一可枢转地连接对应的后脚架及前脚架;其优点是:该座椅单元包含两根可弯折的座管组件,其在婴儿车收合时可被弯折叠合,使得收合的婴儿车的体积能够被最小化。
如图1-2所示,常见的独轮车和自行车座管组由一座管A及一结合件B的经由焊接所构成,然后再组装在轮体中;但这样座管组的结合形态万一焊接的不够扎实的话便会发生断裂,以致在使用上便十分危险,实在有必要再做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现有座管和结合件通过焊接结合之安全隐患,且定位结合和对正限位操作便利的独轮车和自行车的座管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和独轮车的座管组,由座管及结合件构成,其中:
呈中空状的座管最上端设有相对分布的数凹部;座管内部预置有呈双层状的碟形定位片,每一层碟形定位片周边为多片状的翼片,每两翼片之间具有隔距空间;
结合件由呈弧圆状的弧形片及与弧形片垂直的短管身构成,弧形片设有数贯穿孔,在短管身与弧形片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与座管最上端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短管身的凸部先行对正并嵌入座管最上端的凹部限位后,由一螺栓穿入结合件的弧形片中心的阶梯孔,并经短管身至座管内部,再与管内的碟形定位片中心的螺纹螺合,使碟形定位片的各个翼片逐渐地产生贴触变形状态至完全卡在管内定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藉由结合件之短管身的凸部先行对正并嵌入座管最上端的凹部限位后,再利用一螺栓穿入结合件的弧形片中心的阶梯孔,并经短管身至座管内部,并与管内的碟形定位片中心的螺纹螺合,使碟形定位片的各个翼片在受到螺栓的螺合时逐渐地产生贴触变形而完全卡在管内定位,定位结合操作异常便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呈中空状的座管最上端设有相对分布的数凹部,以及在结合件之短管身与弧形片相邻的周边设有数个与座管最上端凹部相对应的凸部,对正限位操作亦很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车座管组可运用在独轮车中,亦可运用在自行车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独轮车和自行车座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的独轮车和自行车座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二)。
其中:1为座管;11为凹部;2为结合件;21为弧形片;211为贯穿孔;212为阶梯孔;22为短管身;221为凸部;3为碟形定位片;31为翼片;32为隔距空间;33为螺纹;4为螺栓;5为座垫;6为轮体;7为自行车;A为座管;B为结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奇正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奇正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6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