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拌和机外加剂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37710.9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董武斌;任晏民;廖明军;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杨刚 |
地址: | 61009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拌和 外加 添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拌和机的改进,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拌和机拌缸外加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改建工程中,沥青拌和机最为常见,种类也较多,并且在不断的改进,但是目前很多新型沥青拌合机所改进的地方多为如何使废沥青再生,如何提高新材料和成品更替的效率、工作连续性、节约成本或者是方便整个沥青拌和机的拆装转移等,如申请号为CN200420055919.2,于2004年12月31日提出的申请所改进的方向是提高连续性、节约成本等,又如申请号为CN200520079349.5,于2005年09月06日提出的申请所改进的方向是方便整个沥青拌和机的转移。但是对如何提高成品的拌合质量,并没有做过多改进,而提高成品拌合质量的因素中,外添加剂的投放比例和时间很重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外加剂的投入经常出现计量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在生产SMA-13型沥青玛蹄脂时,外加剂是一种产自德国的半颗粒状纤维,使用的是一种风送的纤维添加设备,就经常出现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无法保证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沥青拌和机外加剂添加装置,将外加剂与骨料投入分开进行,同时通过人工计量,自动添加的方式,解决了投料量不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拌和机外加剂添加装置,在拌和机拌缸上部靠近热料仓入口的位置开有一孔,上置一投料漏斗,投料漏斗与拌和机拌缸之间设有一板状窗门,该板状窗门由一驱动装置驱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板状窗门通过阀门连杆与自动控制阀门相连,该自动控制阀门同时与电缆线相连。
所述的投料漏斗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
所述的板状窗门下端安装有角钢用于支撑板状窗门。
所述的板状窗门为铁板。
所述的靠近热料仓入口的位置开有一孔是边长为400mm的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拌和机上增加了外加剂添加装置,将骨料投放与外加剂投放分开进行,由于铁板窗门的作用类似于一个阀门,可以在阀门关闭的时候,将人工称量准确的外加剂倒入投料漏斗中,在阀门开启后外加剂靠自重掉入拌缸中,保证了外加剂的准确计量,从而最终保证了拌合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沥青拌和机外加剂添加装置,在拌和机拌缸1上部靠近热料仓2入口的位置开有一边长为400mm的方孔,上置一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投料漏斗3,投料漏斗3与拌缸1之间设有一板状窗门4(例如铁板窗门),该铁板窗门通过阀门连杆6与自动控制阀门5相连,该自动控制阀门5同时与电缆线8相连。所述的铁板窗门下端安装有角钢7用于支撑铁板窗门。
本添加装置工作时,该板状窗门4(例如铁板窗门)由外接的驱动装置驱动,相当于一个阀门,可以打开或者闭合。在阀门关闭的时候,将人工称量准确的外加剂倒入投料漏斗3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不会落入拌和机拌缸1中,在靠外界驱动装置将阀门开启后,如同纤维料等外加剂靠自重掉入拌和机拌缸1中。实现了分批按时投放,并由人工计量保障计量准确,从而最终保证了质量,尤其适合在拌和沥青玛蹄脂时使用。
上面是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进一步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7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