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9342.1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22 | 分类号: | B24B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 |
地址: | 438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心 磨床 自动 进给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无心磨床上完成气门磨削加工的自动进给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心磨机床被广泛应用在内燃机另配件圆柱面加工及机械加工领域中,其棒料杆部磨削原理采用棒料圆柱表面定位进行无心磨削加工。气门是内燃机配气机构中的运动部件,其制造过程工艺复杂。气门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杆部磨削采用无心磨削加工,其杆部废品率占气门整个机加工废品率相当大一部分;主要原因是磨削加工时操作工手动进给及手动拿放不稳定造成杆部尺寸不合格及杆部表面擦伤报废。为解决气门制造这一环节靠手工进给的技术难题,需要设计出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用以提高无心磨床自动化生产水平,降低气门加工废品率,保证气门的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解决在气门制造阶段气门加工件靠手工进给及造成产品质量差、废品率高的问题,通过在无心磨床上安装自动进给装置,提高无心磨床自动化生产水平,实现减废增效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包括液压控制机构,还安装有液压推力油缸部分和拉力部分;
液压推力部分由推力油缸、联轴器、推力杆、铰链轴和轴承、单向调速阀和丝杆锁紧机构组成,推力油缸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右侧面上部,推力杆两端连接有两个铰链轴,铰链轴装有轴承,一个铰链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推力油缸的活塞,另一个铰链轴通过联轴器与导轮机构中的进给丝杆连接,丝杆上装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螺栓固定在法兰座上,法兰座固定在导轮机构上;在底座右侧安装有单向调速阀;底座通过内六角螺丝安装在机床身上;
拉力部分有两组动滑轮座和定滑轮座,分别安装在液压推力部分的两侧,动滑轮座固定在机床导轮机构上,定滑轮座固定在底座上,安装有四个滑轮,动、定两滑轮间分别采用钢丝绳牵引,绕过动滑轮的钢丝绳一端绕在支座上,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一端与负重块部件连接,钢丝绳两末端均通过回折并用钢丝契套和钢丝绳夹固定;支座固定在底座中部;
液压控制机构中包括有单向调速阀、二位四通换向阀和溢流阀,液压控制机构与机床液压站连接。
本实用新型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所述的锁紧机构由锁紧法兰、锁紧夹具、顶套、锁紧螺帽和锁紧手柄组成。
所述负重块设有两个孔,孔内插入负重杆,负重杆上通过联接螺丝及销轴将负重块与钢丝绳连接。
所述的在装置的底座右侧面上部安装了液压控制的推力油缸,通过调节阀门来控制油缸的运动速度,其中,通过单向调速阀调节压力,溢流阀保持泵的出口压力恒定,二位四通换向阀实现接通并改变液流的方向来完成工作过程。在推力油缸两侧下方安装了两组滑轮座、固定有四个滑轮,通过液压控制机构控制推力油缸活塞运动,活塞向下移动,通过联轴器带动铰链轴移动,推动推力杆向左移动,并通过铰链轴和联轴器推动导轮机构上丝杆向左移动,使无心磨床导轮进给拖板向左横向移动向工件处靠拢,使导轮接触到并磨削工件,磨削完毕,活塞向上移动带动推力杆向上,此时丝杆在推力杆的作用和拉力部分即负重块的双重作用下,以恒力反拉向右移动回位的方式完成一次气门磨削加工的自动进给和回位。
本实用新型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心磨床上安装自动进给装置,改变了过去气门杆部磨削加工靠手工操作进给的落后状况,并且解决手工操作造成的杆部尺寸不合格及杆部表面擦伤废品率高的问题。安装了本实用新型自动进给装置,消除了磨削加工中各种人为操作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和提高了磨削加工节拍和产品工序质量,使气门制造的废品率大大下降。
2、本实用新型自动进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为无心磨床自动下上料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安装本实用新型自动进给装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总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液压推力部分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心磨床自动进给装置的液压控制机构器件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未经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9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钻磨床的转盘中央主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对直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