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用可升降作业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1184.3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卫永胜;李涯;李道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2 | 分类号: | E04G1/22;E04G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人施工用的工具,特别是一种在较高的地方施工用可升降作业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行业,对于一些因高度较高而使工人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施工工人往往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法,来搭建施工平台,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干活,脚手架包括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扣盘式脚手架、铝合金快装脚手架等多种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的脚手架一旦搭建就不可移动,要移动脚手架,必须拆掉然后从新搭建,十分麻烦,而且,脚手架必须将其零部件一件一件的组装搭接,搭建一个脚手架费时、费力、费工而且搭接工人高空作业也十分危险,而且搭建脚手架就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施工进度,搭建完成一个脚手架后,其高度就相对固定,如要对更高的地方进行施工,则必须在原有脚手架的基础上继续搭建,直至达到所需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用可升降作业台,它是利用连杆机构的原理,来实现施工平台的升降,不需要搭建脚手架,不需拆装就可随意的移动,省工、省力、省时,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施工用可升降作业台,其中:它包括支撑架、托板1、上万向节2、斜撑4及下万向节5,支撑架为四方体结构,支撑架的四个边柱8上均设置有下万向节5,托板1的底面设置有四个上万向节2,四个下万向节5与四个上万向节2分别通过四个斜撑4连接,支撑架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中柱12,边柱8与中柱12之间设置有细柱11,边柱8及中柱12上均设置有连接块6,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6上,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细柱11上,边柱8、中柱12及细柱11的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10。
进一步,所述的边柱8与中柱12之间的细柱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细柱11之间通过连杆7连接,连杆7的相邻两个短杆铰接而成为“V”型或倒“V”型。
进一步,所述的边柱8的下部外套装有固定柱9,固定柱9与边柱8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中柱12为空心柱,其内套装有支柱3,支柱3与中柱12通过螺栓连接,中柱12的下部套装有固定柱9,固定柱9与中柱12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连杆机构的原理,来实现施工平台的升降,从而实现方便工人施工的目的,不需要搭建脚手架,省工、省力、省时;
(2)、本实用新型所有边柱、中柱及细柱的下端均设置万向轮,不需拆装就可随意的移动,解决脚手架不可移动的缺点;
(3)、本实用新型的边柱及中柱的下部均设置固定柱,中柱内设置支柱,在本实用新型被移动到施工位置后,放下固定柱将本实用新型撑起,在托板升到所需高度后,利用支柱支撑在托板下,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减少托板上施工工人的危险性;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不易损坏,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1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拼模板防错平卡件
- 下一篇:一种墙面铺设钢丝网的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