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光纤导光伏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2628.5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徐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毅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2B6/032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连志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纤导光伏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都是将电池板对准阳光露天设置,这种结构的不足是光损失大,太阳能利用率低,电池板等设备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中,设备的运行、寿命、维护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太阳光产生的温度效应也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板工作环境好、光电转换率高、运行稳定的聚光纤导光伏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可以自动跟踪阳光的聚光透镜阵,一个导光光纤的前端与聚光透镜阵连接,其特征在于导光光纤的另一端接入一个近圆内球面体内,近圆内球面体内壁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采光系统和发电系统相分离的结构,露天采光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设备抗环境变化能力强;而发电系统可置于室内,使电池板工作环境稳定,光电转换率提高,使用寿命增长,运行维护更简便。太阳能电池板受光面近圆内球面设计,使入射光线多次反射利用,大大提高了常规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率。本实用新型的导光光纤采用交层空芯光纤,其结构是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空心纤管内壁和外壁蒸镀高折率的聚笨乙烯(PS)膜层,再在外壁的聚笨乙烯膜层外蒸镀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折射率小于聚笨乙烯的折射率。这样结构的光纤是一个高导光率的光子带隙光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层空芯光纤截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近圆内球面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图。
图例:1、带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聚光透镜阵,2、红外滤光片,3、交层空芯光纤,4、内壁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近圆内球面,5、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空心纤管,6、聚笨乙烯(PS)膜层,7、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聚光镜阵由16块直径200毫米的透镜组成,安装在一个可自动随太阳同步转动的基座上,在交层空芯光纤的前端设有红外滤光片,可将太阳光热分离,确保太阳能电池处在较低的最佳工作温度。取边长A为100毫米的正六边形太阳能电池20片、边长A为100毫米的正五边形太阳能12片固定在近球体框架上,组成了近圆内球面太阳能电池件。直径5mm的交层空芯光纤16根,在四个对应正六边形的电池片上开出一个圆孔,4根交层空芯光纤由圆孔导入球体内并固定圆孔上,圆孔的大小要满足以下条件:余下16片未开孔的六边形的面积=12片正五边形的面积+4片开孔的六边形面积,这样能使电池组件发电产生的电能方便地输出。12片正五边形与4片开孔的正六边形为一组串联,余下16片正六边形一组串联,之后两组并联,就做成了输出功率125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毅,未经徐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2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