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4730.9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领全;孙智辉;段友斌;周广亮;王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巨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B60W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 超级 电容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世界各地都投入巨资来发展电动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有替代内燃机车的趋势。但是,现有混合动力电动车的蓄电池组还存在着在大负载启动和爬坡时不能大电流放电,及刹车制动时的能量白白浪费和损耗,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超级电容器来解决蓄电池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混合动力车领域的研究重点。所以,急需研究解决如何利用超级电容器对蓄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提供功率补偿和进行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是满足混合动力车超级电容器的自动控制,节省能源和促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推广和普及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功率补偿和能量回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补偿包括超级电容器、电容控制器和直流接触器;超级电容的正负端分别通过直流接触器连接在双向逆变器的输出端,双向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在直流总线的正负端,电容控制器的输入端接在超级电容上,用来监测电容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其输出端连在直流接触器上,用来控制直流接触器的通断。电机变频器的输入端通过直流母线连在主电池组的输出端上,电机变频器输出端连在电机上。
超级电容经过直流接触器到双向逆变器,经双向逆变器整流变压后直至直流总线,经过直流总线,到达电机变频器输入端,电机变频器输出端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功率补偿,在混合动力汽车大负载启动和爬坡时,需要蓄电池提供超出它额定电流之外的大电流,由超级电容来提供,以满足混合动力的电力需要,保证混合动力汽车的正常运行。
2、能量回收,当混合动力汽车刹车制动时,所产生的瞬时回馈大电流可以通过双向逆变器,由超级电容器来储存回收,以便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超级电容器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功率补偿和能量回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补偿包括超级电容器1、电容控制器2和直流接触器3;超级电容1的正负端分别通过直流接触器3连接在双向逆变器4的输出端,双向逆变器4的输入端连接在直流总线的正负端,电容控制器2的输入端接在超级电容1上,用来监测电容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其输出端连在直流接触器4上,用来控制直流接触器4的通断。电机变频器6的输入端通过直流母线连在主电池组的输出端上,电机变频器6输出端连在电机上。
超级电容1经过直流接触器3到双向逆变器4,经双向逆变器4整流变压后直至直流总线,经过直流总线,到达电机变频器6输入端,电机变频器6输出端连接电机7。
功率补偿和能量回收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大负载启动或爬坡时,主电池组5的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流不足以满足电机驱动器的需要,此时由超级电容1来提供瞬时大电流,超级电容1经过直流接触器3到双向逆变器4,经双向逆变器4整流变压后直至直流总线,经过直流总线,到达电机变频器输入端,实现功率补偿。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刹车制动时,由电机7产生的回馈电流经直流母线通过双向逆变器4,在经直流接触器3到超级电容器1储存起来,以便下次提供功率补偿时使用。超级电容的功率补偿和能量回收功能可以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启动和爬坡瞬时有了足够的电力和功率保证,同时也可以将刹车制动时的回馈能量回收储存,消除了瞬时大电流放电造成蓄电池寿命大幅减少的隐患,又有利于节能环保。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等同变换或变化的技术方案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巨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巨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4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计算的舰船自动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