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角连接机构及桌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6780.0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贾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翔宇 |
主分类号: | F16B12/46 | 分类号: | F16B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角 连接 机构 桌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角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桌子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桌子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运输不方便以及损坏的风险,桌子分成多个组件,这样也有利于生产费用的削减,有利于桌子标准组件式结构的发展,在用户使用的地方组装成桌子,安装过程中各个部件使用连接器把桌子的支撑结构进行连接,现有的连接器件虽然可将桌子的各个部件进行连接,但是桌腿连接没有很好的牢固性,会造成桌面的摇晃,不仅影响了桌子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桌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连接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桌子连接件在连接桌子组件时的牢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角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桌子的桌腿和横梁,包括:
转角;
设置在所述转角的相邻侧面上的弹性连接板组件,所述弹性连接板组件由第一排弹性连接板和第二排弹性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一排弹性连接板和第二排弹性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排弹性连接板或者第二排弹性连接板上设置有螺孔。
优选的,上述转角连接机构中,所述第一排弹性连接板中的弹性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排弹性连接板中的弹性连接板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上述转角连接机构中,所述弹性连接板上的螺孔数量至少为1个。
优选的,上述转角连接机构中,所述弹性连接板上的螺孔数量为1个。
基于上述转角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桌子,包括桌面、桌腿、螺钉、横梁和转角连接机构,其中:
所述转角连接机构包括:转角;设置在所述转角的相邻侧面上的弹性连接板组件,所述弹性连接板组件由第一排弹性连接板和第二排弹性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一排弹性连接板和第二排弹性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排弹性连接板或者第二排弹性连接板上设置有螺孔;
所述桌腿和横梁通过所述转角连接机构连接,组成桌面安装架;所述桌面安装在所述桌面安装架上;
所述桌腿和横梁上与所述螺孔配合的位置设有孔,所述螺钉通过所述孔与所述弹性连接板上的螺孔配合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角连接机构中设置在转角上相邻侧面上的弹性连接板组件在与桌腿和横梁连接后,通过在桌腿和横梁上的螺孔,螺钉旋转进弹性连接板组件后,由于只有一排连接板具有螺孔,所以在螺钉侧旋紧压力下,螺钉把另一排没有螺孔的弹性连接板顶开,从而使得弹性连接板贴紧桌腿和横梁的内壁,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桌子因连接部件连接不牢固而带来的晃动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转角连接机构与桌腿和横梁的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转角连接机构与横梁的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转角连接机构与横梁连接牢固后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转角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面将实施例中用到的附图中的标号解释如下:
1、转角连接机构,2、孔,3、横梁,4、桌腿,5、螺钉,6、弹性连接板,7、弹性挡板,8、螺孔,9、转角。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角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桌子的桌腿和横梁,以解决现在桌子组件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翔宇,未经高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6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